目的: 基于本实验室已建立的溴化氰裂解蛋白质C末端方法结合优化后的质谱检测技术,对C末端长度分别为2~3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在200~5000的8个重组蛋白药物进行检测。 方法: (1)针对重组蛋白药物的不同状态(SDS-PAGE、干粉或溶液)分别进行C末端胶内或溶液裂解;(2)质谱检测,正离子方式,雾化气为氮气,碰撞气体为氩气。源温80 ℃,锥孔电压50 V,MCP检测器电压为2.15 kV。 结果: 8个重组蛋白药物的C末端全部成功检测出,且基本为基峰。 结论: 建立的重组蛋白药物C末端测序联用方法应用于实际药物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的含量。 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300SB C18(150 mm×4.6 mm,3.5 μm),流动相为0.2 mol·L-1硫酸盐缓冲液(pH 2.3)-乙腈(75∶ 2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40 ℃。 结果: 线性范围:在10~30 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n=5),最低检出限为20 ng,平均回收率为99.8%(n=9)。 结论: 本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质量评价提供较为可靠的分析方法。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了川芎中阿魏酸含量的定量测定模型。 方法: 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对预测集进行预测。 结果: 34个川芎样品经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146%,决定系数(R2)为0.9883。用11个川芎样品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参考值的决定系数(R2)达0.975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251%。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应用于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川芎进行快速检查或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青蒿中青蒿酸、青蒿素及去氧青蒿素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石油醚回流提取3种倍半萜,GC-MS联用测定其含量。 结果: 3种倍半萜在各自的检测限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该方法的稳定性(RSD<5.0%)、重复性(RSD<5.0%)及精密度(RSD<5.0%)良好。 结论: 该方法简单、精确可靠,尤其适宜监控不同采收期青蒿酸、青蒿素及去氧青蒿素的含量。
目的: 首次从牛大力药材中分离制备刺桐碱对照品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建立牛大力药材中刺桐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Agilent (SB-C18) (5 μm,4.6 mm×150 mm)色谱柱,乙腈-水(1∶ 9)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 ℃。 结果: 刺桐碱在0.0113~2.825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n=5),平均回收率(n=9)为99.6%。 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牛大力药材中刺桐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蟾蜍中多种药效及毒性成分蟾蜍毒素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方法检测蟾酥中多种蟾蜍毒素成分。 结果: 建立了华蟾毒它灵、蟾蜍灵、华蟾毒配基及脂蟾毒配基的LC-MS/MS检测方法。比较了蟾酥样本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分析数据。对4个不同来源中华大蟾蜍及黑眶蟾蜍的蟾酥样本进行检测,检出华蟾毒它灵、蟾蜍灵、华蟾毒配基及脂蟾毒配基的含量范围为0.05%~5.12%(w/w)。 结论: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方法可用于蟾酥定性定量检测,并为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目的: 对硫磺熏蒸前后中药菊花中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含量。 结果: 中药菊花中Al、Fe、Mn、Zn等金属元素含量丰富,硫磺熏蒸前后S元素和Cu元素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实验室自制硫磺熏蒸菊花药材,测试结果显示含有较多的S元素,推测中药菊花中S元素含量的增加可能与加工过程中使用硫磺熏蒸工艺有关,测定中药菊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于全面和客观评价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非正品戴氏虫草的鉴别特征,完善药材冬虫夏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 方法: 在研究采集样品及大量冬虫夏草和戴氏虫草标本的基础上,对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结果: 发现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在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结论: 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可通过性状和显微特征比较进行鉴别。
目的: 研究光纤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痰咳净散中咖啡因的方法。 方法: 按照处方自制了34批痰咳净散实验室样品,收集了31批痰咳净散工业化生产样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值作为参考,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咖啡因参考含量的校正模型;进一步用马氏距离法建立定性模型鉴别不同阴性样品和不同厂家的样品。 结果: 定量模型校正集的R2为0.975,RMSECV为0.239%(w/w);预测集样品的R2为0.926,RMSEP为0.128%(w/w),平均(最大)相对误差为1.0% (3.2%);t-检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预测的咖啡因含量与参考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还能正确鉴别痰咳净散和各种阴性样品,并能提示不同生产工艺的样品。 结论: 近红外光谱方法可用于痰咳净散中咖啡因的快速检测,同时为其生产过程的在线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的: 建立淫羊藿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并对四川不同产地淫羊藿中16种无机元素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K、Na、Se、Hg、As、Ca、Mg、Fe、Mn、Cu、Zn的含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Mo、Pb、Cd、Cr和Co的含量。 结果: 所有样品中均含有16种无机元素,其中,K、Na、Ca、Mg、Fe、Mn等6种元素的平均含量较高。FAAS法测定K、Na、Se、Hg、As、Ca、Mg、Fe、Mn、Cu、Zn的回收率为99.0%~103.9%,RSD为0.56%~1.8%;GFAAS法测定Mo、Pb、Cd、Cr和Co的回收率为99.4%~101.5%,RSD为0.21%~2.5%;各元素的相关系数为0.9990~1.0000。 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测定结果为制订淫羊藿重金属元素及有害元素限量标准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为其合理用药和规范化栽培基地的选择提供依据。
目的: 研究低毒内吸性杀虫剂吡虫啉在化橘红果实中的残留动态。 方法: 在化橘红采果前期,树干基部注射吡虫啉可溶性溶液,施药后定期采集化橘红果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中吡虫啉的残留量。 结果: 以每厘米树干胸径注入0.8 mL吡虫啉药剂后,化橘红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以每厘米树干胸径注入1.5 mL吡虫啉药剂后,前7 d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一直在很低的水平,7 d后迅速上升,14 d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30 d降至0.835 mg·kg-1,低于国内和国际上吡虫啉在柑橘类成果中最大残留限量(MRLs≤1 mg·kg-1)。以施用1.5 mL·cm-1吡虫啉药剂对化橘红蛀茎害虫的防治效果最佳。 结论: 在化橘红果实采收期前30 d,以每厘米树干胸径注入1.5 mL吡虫啉药液,能有效地防治化橘红蛀茎害虫,且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目的: 研究白矾与其炮制品枯矾FTIR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 方法: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分别测定白矾与其炮制品枯矾的红外光谱图谱。 结果: 在400~4000 cm-1间,白矾与枯矾的红外吸收峰的峰数、峰位、峰形和峰强等,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白矾与枯矾的重要区别。 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便,专属性强,且谱峰显著,可为白矾与枯矾的鉴别提供红外光谱的鉴别指标。
目的: 建立LC-MS方法检测盐酸克林霉素中有关物质,并利用质谱对有关物质进行初步鉴定。 方法: 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无水甲酸(18∶ 3∶ 79∶ 0.2),氨水调pH为5.45±0.0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为室温;质谱条件: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检测;源温 80 ℃;锥孔电压 35 V。 结果: 检测出盐酸克林霉素原料中6个有关物质,分别为林可霉素异构体(1)、林可霉素(2)、克林霉素B(3)、7-表克林霉素(4)、克林霉素异构体(5)及去氢克林霉素(6)。除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和7-表克林霉素外,其余均未被各国药典收载。 结论: 本文采用液质联用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能用于盐酸克林霉素的质量控制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
目的: 建立ELISA检测卡那霉素残留量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用于重组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 方法: 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样本中残留的卡那霉素将和微孔板上预包被的偶联抗原竞争抗卡那霉素抗体,加入酶标二抗后,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底物显色,样本吸光值与残留卡那霉素的含量成负相关,用酶标仪进行检测并用SOFT MAX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ELISA方法测定卡那霉素残留量在0.5~40.5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且符合四参数方程式:y=(A-D) / +D,r2≥0.99;板内变异小于15%,板间变异小于20%,实验重复性好,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该方法检测与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链霉素和氨苄西林药物未显示交叉反应。应用该法对1批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原液的卡那霉素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每人用剂量CNTF(100 μg)卡那霉素残留量小于0.5 ng。 结论: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迅速等特点,可用于重组技术产品中卡那霉素残留量的检定。
目的: 本研究结合无菌药品受微生物污染的案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分析药品微生物污染情况,保证药品无菌检验结果判断的准确性,对药品微生物污染追踪溯源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对从无菌检查阳性样品和实验环境中分离得到14株革兰氏阳性球菌进行鉴定和分型,采用VITEK 2 Compact、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RiboPrinter系统以及DiversiLab系统等手段对微生物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无菌阳性样品中分离出的微生物经鉴定为3株溶血葡萄球菌、4株沃氏葡萄球菌和5株表皮葡萄球菌,从环境中得到2株表皮葡萄球菌。由同源性分析可知,来源于不同产地的样品中分离出来的同种微生物亲缘关系较远,来源不同,与环境中收集到的微生物不相关。若仅考虑现有收集到的环境监控菌,污染源是样品在加工或运输过程中引入的,与无菌检查环境无关。 结论: 通过对14株葡萄球菌的鉴定和溯源分析,综合评价多种技术手段的分型效果,以完善药品无菌检查过程控制,为药品微生物污染的溯源调查提供解决方案。
目的: 建立血清中紫杉醇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紫杉醇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方法进行血清样品预处理。色谱柱为Intertex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水溶液(pH 3.0)-乙腈(50∶ 5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27 nm。 结果: 紫杉醇在血清和组织中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9~100.00 μg·mL-1和0.39~25.00 μg·mL-1,准确度均在85%~115%,稳定性RSD均小于15%,小鼠静脉注射紫杉醇注射液后在小鼠体内代谢符合三房室模型(W=1/C2)。 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本文建立的紫杉醇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和紫杉醇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紫杉醇其他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 通过对4种三氯生水凝胶乳剂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乳剂给药后,兔关节腔的三氯生水平和作用时间。 方法: 实验分为三氯生乳剂组(对照组)、三氯生透明质酸乳剂组、三氯生几丁糖乳剂组、三氯生透明质酸几丁糖聚合水凝胶乳剂组,选取同窝雄兔32只(64膝)随机分为4组(A、B、C、D),每组8只(16膝),双膝手术,术后第7 d同时给药,分别于给药后6 h、12 h、24 h、48 h抽取关节液0.5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比较4种乳剂在兔损伤膝关节腔关节液内三氯生浓度及作用时间。 结果: 各组关节液三氯生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各组关节液三氯生峰浓度比较:①对照组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②透明质酸组 低于几丁糖组 及聚合水凝胶组 ,但仅对聚合水凝胶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关节液三氯生平均浓度比较:①对照组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②几丁糖组 低于透明质酸组 及聚合水凝胶组 ,尤其对聚合水凝胶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实验表明,与三氯生乳剂和三氯生聚合水凝胶乳剂相比,三氯生透明质酸乳剂和三氯生几丁糖乳剂可显著降低关节腔三氯生水平,进而增加膝关节腔药物维持时间。但维持时间较短,需不断重复给药。
目的: 建立RP-HPLC同时测定沙苁蓉中毛蕊花糖苷、金石蚕苷和2'-乙酰基金石蚕苷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柱温30 ℃;流动相为甲醇(A)-0.1%甲酸(B),梯度洗脱(0 min,35%A;30 min,50%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 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毛蕊花糖苷、金石蚕苷和2'-乙酰基金石蚕苷获得良好分离;进样浓度分别在0.0214~0.856 mg·mL-1(r=0.9998)、0.1034~4.136 mg·mL-1(r=0.9999)、0.0996~3.984 mg·mL-1(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4%,101.0%,98.2%;精密度试验的RSD(n=6)小于0.33%;重复性试验的RSD(n=6)小于2.2%。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沙苁蓉的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目的: 建立无需更换流动相而可用于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现场快速筛查的HPLC-DAD法。 方法: 采用岛津Shim-pack VP-ODS色谱柱,使用2种等组成的流动相:Ⅰ为乙腈-0.02 mol·L-1甲酸铵缓冲液(pH 3.8)(50∶50);Ⅱ为甲醇-0.01 mol·L-1乙酸铵(35∶65)。检测波长229 nm,参比波长550 nm,DAD波长扫描范围190~600 nm。测定时先将样品检出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比较,找出保留时间一致的疑似物;再将疑似物的光谱与相应的对照品比较。 结果: 建立的色谱条件可以分离消渴类中成药中常见的10种非法化学添加成分;循环使用流动相进样150次后,除基线稍有提高外,色谱峰分离度和理论塔板数均未明显变化;采用循环使用150次后的流动相成功筛查出未知样品中的非法添加物格列本脲,并得到了LC-MS的确认。 结论: 将流动相循环使用检测多个样本是可行的,适合现场采用车载或便携式HPLC仪进行快速药品筛查的需要;本文建立的色谱条件可以用于快速筛查消渴类中成药中的非法添加化学成分。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大鼠给药山柰酚单体后血浆中代谢产物。 方法: 取给药后大鼠的血浆样品经酶水解、酸水解后,进行色谱分离,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EPI)负离子条件下进行扫描,鉴定大鼠给药山柰酚(30 mg·kg-1)单体后血浆中代谢产物的结构。 结果: 通过与山柰酚对照品谱图比较,结合质谱仪扫描结果分析,在大鼠给药山柰酚单体后血浆中鉴定出山柰酚(m/z 286.0)代谢产物结构。 结论: 采用酶水解、酸水解的方法可快速、有效地鉴定出大鼠血浆中山柰酚代谢产物,为进行含山柰酚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奠定科学基础。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小鼠血浆中异丙肾上腺素浓度,为研究其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提供检测手段。 方法: 采用SymmetryShield C18柱(4.6 mm×250 mm,5.0 μm),流动相为含0.05 mol·L-1柠檬酸,0.05 mol·L-1无水乙酸钠,0.3 mmol·L-1 EDTA-Na2,1.0 mmol·L-1 IPR-B8离子对试剂,0.06 mmol·L-1二正丁胺,1.6%甲醇水溶液。流速:0.9 mL·min-1,柱温25 ℃。以3,4-二羟基苄胺为内标;用电化学检测器测定,检测电压:700 mV。测定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75 mg·kg-1)后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用3P97软件拟合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 结果: IP在浓度范围为0.5~294.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7)。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5.8%,平均回收率为100.9%,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3.9%(n=5)。最低检测限为0.08 ng·mL-1(S/N≥3)。相关药动学参数为AUC0-t=2424.76 min·ng·mL-1,Vc=2774 mL·kg-1,Cl=0.309 mL·g-1·min-1,Ka=(0.9817±0.174) min-1,Lag Time=(0.3076±0.0375) min。 结论: 本法准确、快速、稳定、灵敏度高,可用于生物样品中异丙肾上腺素浓度测定。
目的: 应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苯唑西林钠的碱性降解物。 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1 mol·L-1醋酸铵溶液(醋酸调pH至5.0)-乙腈(75∶ 2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 ℃;液相出口分流20%进入四极杆质谱,以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ESI+)进行质谱数据采集。 结果: 得到苯唑西林钠碱性降解物液相色谱图以及液相色谱峰对应的一级质谱图。对谱图进行分析归纳,推测苯唑西林钠碱性降解物中4个主要组分分别为苯唑西林的青霉噻唑酸及其异构体、苯唑西林的脱羧青霉噻唑酸以及6-APA与苯甲异 唑酰氯的缔合物。 结论: 本方法灵敏、可靠、快速,为杂质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了有力帮助,对苯唑西林钠质量的提高及杂质含量控制指标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白术挥发油中苍术酮、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Ⅰ、Ⅲ、β-榄香烯含量。 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水(B)60∶ 40,梯度洗脱 ;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0~9 min时200 nm(白术内酯Ⅲ、 β-桉叶醇),9.1~20 min时220 nm(白术内酯Ⅰ),20.1~45 min时200 nm(苍术酮、 β-榄香烯)。 结果: 苍术酮浓度在0.10~1.00 mg·mL-1;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Ⅰ、Ⅲ、 β-榄香烯浓度分别在20.00~1000.00,3.00~150.00,4.00~120.00,0.20~40.0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各组分低、中、高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5%~102.0%之间,RSD(n=3)≤2.3%;重复性良好,RSD(n=6)≤1.6%。 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挥发油中苍术酮、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Ⅰ、Ⅲ、β-榄香烯的含量。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少林风湿跌打膏中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和冰片的含量。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制备样品溶液。HP-INNOWax Polyethylene Glycol(30 m×0.35 mm×0.25 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柱温110 ℃,进样口温度20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分流进样,分流比10.0∶1,载气为氮气,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μL。 结果: 薄荷脑在0.423~2.642 mg· 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水杨酸甲酯在0.405~2.532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冰片在0.412~2.575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薄荷脑为102.2%(RSD=2.0%),水杨酸甲酯为102.1%(RSD=2.0%),冰片为102.5%,(RSD=2.0%)。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少林风湿跌打膏制剂及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目的: 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试验中不同加菌时机对菌回收率的影响进行考察,使得验证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方法: 收集了不同剂型、不同抑菌性的样品共3个,比较了不同加菌时机与菌回收率的关系。 结果: 这3种药品不同加菌时机的菌回收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将现行标准中的加菌时机提前,可能存在回收率偏低的情况。 结论: 这3种药品不同加菌时机对菌回收率存在显著影响。
目的: 在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毛细管电泳法分析肝素钠杂质的补充检验方法"的基础上优化毛细管电泳色谱条件,对全国评价性抽验肝素钠注射液样品进行测定。 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缓冲液为pH 3.0的400 m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分离电压为-25 kV;检测波长为200 nm;进样压力3.447 kPa,进样时间为4 s;毛细管温度:25 ℃。 结果: 肝素主峰与多硫酸软骨素峰峰之间分离度为1.0,与硫酸皮肤素之间分离度为2.0,10批供试品的杂质含量结果与离子色谱法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 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使肝素与硫酸皮肤素、多硫酸软骨素的分离度增加,该方法使肝素钠样品中的杂质定性、定量更为准确。
目的: 建立测定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 选用5C18-MS-Ⅱ色谱柱( 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90∶ 10);检测波长:217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柱温:室温。 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9~163.5 μg·mL-1,回归方程为:A=2.829×104C-4.103×104(r=0.9997,n=6);日内精密度RSD为1.6%(n=5),日间精密度为1.2%;回收率在97.2%~98.2%之间,RSD在0.72%~1.2%(n=9)。 结论: 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的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并比较2种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助溶剂葡甲胺含量的方法。 方法: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葡甲胺的含量。液质联用法以氨基葡萄糖为内标,采用Shim-pak VP-ODS(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35∶ 65),大气压化学离子化,选择性正离子方式检测。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采用Waters XBridge Amide(4.6 mm×150 mm,3.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mL-1乙酸铵溶液(95∶ 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结果: 2种方法测定葡甲胺的线性关系均良好,均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重复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8.8%。 结论: 2种方法均可作为茵栀黄注射液中葡甲胺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各有优势。
目的: 研究采用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时,黄芪和三七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方法: 用HPLC法对单药及两药的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提取液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并结合LC-MS提供的分子量信息,推测产生变化的化学成分的结构。 结果: 黄芪和三七的水提醇沉法与醇提法的提取液相比,化学成分人参皂苷Rh1和Rg2的含量明显增加,且人参皂苷Rh4、三七皂苷Fe及三七皂苷T5等化学成分仅在水提醇沉提取液有检出;另有4个化学成分峰仅存在于醇提法的低极性部位,而在水提醇沉提取液中未检出。 结论: 单药及两药的提取液比较并没有新成分产生,仅在化学成分的含量上存在差异。而采用不同提取方法,黄芪和三七配伍的化学成分溶出种类及含量均有明显差别,尤其对三七化学成分的溶出影响较大。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华山参中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方法。 方法: 色谱柱:Agilent O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3%磷酸溶液(30∶ 70),柱温:35℃,流速:1.0 mL·min-1,测定波长:344 nm。 结果: 东莨菪内酯的线性范围:9.84~1476.0 ng(r=0.99998);平均回收率在97.2%~100.7%,RSD为1.4%(n=6)。 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华山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紫草中的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 分别以紫草中的6个羟基萘醌类色素成分紫草素(SK)、去氧紫草素(DOSK)、 β、 β-二甲基丙烯酰基紫草素(DASK)、异丁酰基紫草(IBSK)、异戊酰基紫草素(IVSK)和2-甲基正丁酰基紫草素(MNBSK)为标准,建立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不同分析方法,并采用统计分析手段与中国药典收录的传统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6种标准对照物均可建立线性范围良好的标准曲线,SK、DOSK、DASK、IBSK、IVSK和MNBSK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7,0.9989,0.9998,0.9995,0.9999,0.9997,线性范围依次为5.6~106.0 μg·mL-1,5.3~106.0 μg·mL-1,5.9~117.0 μg·mL-1,5.6~112.0 μg·mL-1,5.2~105.0 μg·mL-1和5.6~111.0 μg·mL-1;药典的传统方法与以SK和DOSK为标准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明显,但与其余4种物质为标准的测定结果差异极为显著,且前者对后者的定量误差较大。 结论: 以SK为标准的标准曲线法和药典收录的传统公式计算法对紫草中的羟基萘醌类总色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并无差异,且公式计算法简单、方便,适合作为监控手段。但由于紫草中羟基萘醌类总色素以DASK和IVSK的相对含量最高,因此,以DASK为标准定量紫草中萘醌类总色素更为准确。
目的: 建立红景天中微量元素次级形态的分离分析方法。 方法: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Chelex-100螯合树脂分离红景天可溶态中的8种元素,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其中各形态的含量。 结果: 该方法可溶态中的8种元素分离效果良好,方法的回收率在95.8%~107.4%之间,RSD≤3.1%。 结论: 方法准确、快速,而且有效地去除干扰、增强了有用的信息。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八维钙锌片中烟酰胺、维生素B1、B2、B6的含量。 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庚烷磺酸钠溶液(取庚烷磺酸钠0.6 g,加冰醋酸6 mL与三乙胺1 mL,加水至1000 mL,用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3.80)-甲醇(80∶ 20);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1。 结果: 烟酰胺的线性范围为26.463~423.40 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1.4%(n=9);维生素B1的线性范围为3.90~62.4 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3%(n=9);维生素B2的线性范围为4.64~74.24 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8%(n=9);维生素B6的线性范围为4.95~79.28 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2.8%(n=9)。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测定八维钙锌片中烟酰胺、维生素B1、B2、B6的含量。
目的: 建立正确的铁过载氧化应激模型及检测手段。 方法: 通过显微镜镜检、MTT法、结晶紫染色等方法测定Fe-NTA对肝星状细胞系LX-2及肝细胞系Chang liver增殖状态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方法分析Fe与酚红、MTT试剂及显色产物、结晶紫之间的颜色反应。 结果: MTT试剂及显色产物与Fe之间存在颜色反应,不能用于检测铁过载氧化应激模型;结晶紫不与Fe发生颜色反应,结晶紫染色可作为铁过载氧化应激模型的检测手段;酚红与Fe之间存在一定的颜色反应,在铁过载氧化应激模型中应使用无酚红培养基。 结论: 构建铁过载氧化应激模型应使用无酚红培养基,并采用结晶紫染色方法检测细胞毒性。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氨麻苯美片中盐酸伪麻黄碱、对乙酰氨基酚、氢溴酸右美沙芬和盐酸苯海拉明等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60-5CN(25 mm×4.6 mm,5 μm)柱;以乙腈-pH 3.0的40 mmol·L-1三乙胺水溶液(20∶ 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 nm;流速为1.0 mL·min-1。 结果: 盐酸伪麻黄碱、对乙酰氨基酚、氢溴酸右美沙芬和盐酸苯海拉明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036~150.9 μg·mL-1(r=1.0000),65.42~1636 μg·mL-1(r=0.9989),3.010~75.25 μg·mL-1(r=1.0000),50.90~127.2 μg·mL-1(r=1.0000);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5%,100.9%,99.1%和99.6%。 结论: 本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氨麻苯美片中4种主要成分的同时测定。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13种维生素中维生素B6、烟酰胺、D-泛醇的HPLC法。 方法: 采用Diamonsil (TM)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20 mmol·L-1磷酸二氢钾(调pH 5.0)-甲醇(88∶ 1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25 ℃。 结果: 维生素B6在0.06046~0.2418 mg·mL-1范围内、烟酰胺在0.3999~1.599 mg·mL-1范围内,D-泛醇在0.1521~0.6084 m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其回收率分别为100.2%,99.8%,100.4%。 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13种维生素中维生素B6、烟酰胺和D-泛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目的: 研究顺铂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 方法: 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 结果: 顺铂在玻碳电极上有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氧化峰电位Epa与还原峰电位Epc分别为0.78,0.3 V,△E=0.48 V, Ipa/Ipc=4.30。在优化条件下,顺铂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54×10-5~3.03×10-4 mol·L-1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8),检出限为3.9×10-5 mol·L-1。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顺铂含量的直接测定。
目的: 用拉曼和红外光谱法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固体分散体的分散性,以期获得一种新的简单易行的检查固体分散体分散性的方法。 方法: 用溶剂-熔融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固体分散体,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采集对乙酰氨基酚、PEG 6000、对乙酰氨基酚:PEG 6000(1∶ 5)的物理混合物以及对乙酰氨基酚固体分散体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与PEG 6000之间存在氢键效应,对乙酰氨基酚高度分散在PEG 6000中。 结论: 拉曼光谱法快速、直接、对样品无损伤,是一种新的理想的检查固体分散体分散性的方法。
目的: 制备 PF6-MnO2-CHIT/GCE修饰电极,研究酚磺乙胺(ETH)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 方法: 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 结果: ETH在 PF6-MnO2-CHIT/GCE上的循环伏安图上出现1对灵敏、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氧化峰电流响应是其在MnO2-CHIT/GCE上的2.8倍,峰电位差降低到0.029 V,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s=0.283 s-1。ETH在 PF6-MnO2-CHIT/GCE上的微分脉冲伏安扫描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7~5.0×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 mol·L-1。连续5次测定1.0×10-5 mol·L-1酚磺乙胺溶液的RSD为1.8%。 结论: 本法可靠、快捷、灵敏,可用于酚磺乙胺注射液中酚磺乙胺含量的电化学定量测定,结果满意。
目的: 以绿色环保材料为基础,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水溶性的L-半胱氨酸包覆的锰离子掺杂的硫化锌量子点(L-Cys/ ZnS:Mn2+ QDs),并以此为荧光探针建立了测定抗癌药物氟尿嘧啶(FU)的新方法。 方法: 研究了FU对L-Cys/ ZnS:Mn2+ QDs荧光的淬灭作用并阐述了可能的作用机理。实验还考察了缓冲液体系、pH、反应时间、量子点浓度等多种因素对测定FU的影响。 结果: 在磷酸盐(pH 6.5)缓冲溶液中,L-Cys/ ZnS:Mn2+ QDs浓度为1.6×10-4 mol·L-1时,FU在1.0~85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对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体系的荧光强度变化与溶液中氟尿嘧啶的浓度符合斯特恩方程,线性方程为:Y=0.01059C+0.9757(r=0.9988);猝灭常数为1.377×103 L·mol-1;检出限为 0.38 μg·mL-1。将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FU注射液的分析,获得满意结果,FU的加样回收率为99.2%~100.0%。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望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标记物用于体内药物的示踪和测定。
目的: 建立小针剂配伍输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分析方法,减少临床热原反应的发生。 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动态浊度法检测混合药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并对18组临床输液残液进行检测。 结果: 混合药液经稀释后能排除干扰。 结论: 动态浊度法测定此类混合药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
目的: 建立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ACI-Fc)的肽图分析方法。 方法: 将TACI-Fc蛋白用胰蛋白酶酶解、用尿素将蛋白分子变性、用二硫苏糖醇打断二硫键、用碘乙酰胺封闭巯基、用胰蛋白酶再次酶解等方法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Vydac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液为含0.1%三氟乙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液为含0.1%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14 nm。 结果: TACI-Fc蛋白被有效酶解,酶解后的各个片段能够很好的分离。 结论: 本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是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结构确认的有效方法。
目的: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盐酸丁卡因原料药中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溴丁烷、N,N-二甲基乙酰胺等5种残留溶剂的分析方法。 方法: 采用Agilent 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0.53 mm×3.0 μm),FID检测器,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 结果: 5种残留溶剂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2~0.99994,n=8),最低检出限范围为1.2~112 μg·g-1;5种残留溶剂检测的日间稳定性(以RSD)计)为0.5%~2.2% (n=3),3种加标浓度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9%~105.6% (RSD为0.6%~3.4%,n=3)。 结论: 本方法简单、灵敏、可靠,适用于盐酸丁卡因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分析检测。
目的: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芦荟苷含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方法: 以便必舒牌芦荟胶囊为例,用HPLC法测定芦荟苷的含量,分析了整个测定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 结果: 实验给出扩展不确定度以及最终结果表示:(60.49±2.24)mg·g-1。 结论: 分析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有效地控制用该方法来测定芦荟苷的含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目的: 优选出三七总皂苷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试验进行优选,以分光光度法测得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评价,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结果: 选用回流提取法对三七总皂苷进行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60%的乙醇,总量为药材的8倍,浸泡40 min,热回流3次,每次1 h。 结论: 三七总皂苷得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生产。
假冒抗生素是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治疗,而且引起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本文就假冒抗生素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显色法、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及核磁共振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