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5-10-25
  

  • 全选
    |
    综述专论
  • 赵宇辉1, 袁圣钧1, 陈华1, 陈丹倩1, 魏锋2, 赵英永1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691-16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肾毒性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毒副作用,导致机体氨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的异常。为此,肾毒性作用机制以及疾病诊断、药物治疗的相关性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肾毒性研究与评价中,基于液相色谱-质谱(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已应用于评价肾毒性和鉴定生物标示物,并且快速而准确地预测和诊断肾毒性。在查阅国内文献3篇和国外文献44篇的基础上(1999-2014),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基于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在化学药物、中药、化学试剂、重金属等诱导的肾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钟英杰1,2, 李亮3, 庞云露2, 郭庆梅1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697-17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推广出来的一种高新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无污染,样品无需预处理和同时检测多个组分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材品种分类鉴定、真伪鉴别、产地分析、定量分析、快速检测、掺假检测及在线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和进展,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路和方向。
  • 生物检定
  • 崔晋龙1, 任晓琳1,2, 王梦亮1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04-17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我国2个主产区的主要红景天(Rhodiola L.)品种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分析,为红景天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及进化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核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克隆ITS序列;经DNAstar软件拼接序列后,通过Clustal X软件进行比对,考察其变异位点及信息位点;用Mega 4.1计算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构建最大简约树(maximum parsimony,MP)和邻接树(neighbor-joining,NJ)。结果: 5种红景天材料rDNA-ITS序列长度为603~604 bp,ITS1、5.8 S rDNA和ITS2的DNA长度分别为226 bp、164 bp和213~214 bp。ITS1和ITS2分别含有11和9个变异位点,其中,信息位点分别为6和2个;存在转换、颠换、缺失等现象;5.8 S rDNA序列含7个变异位点,2个信息位点;试验中红景天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18 2~0.627 3。大花红景天与柴胡红景天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rDNA-ITS序列是鉴别红景天品种,研究遗传关系的良好方法。
  • 黄易1, 唐灿1, 傅俊江2, 成竞梁2, 张春1, 刘芳1, 何峰1,579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09-17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rDNA-内转录间隔区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序列对栀子及其近缘茜草科植物、混伪品进行快速鉴定。方法: 对研究材料ITS2片段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序列变异位点采用 PAUP 4.0b10进行统计分析,利用MEGA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构建邻接(NJ)树,再利用已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 对栀子及其近缘茜草科植物、混伪品ITS2序列长度为201~235 bp,系统发育树上显示不同来源的样本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各聚一支,表现出单系性;而同时又与混伪品明显分开。比较ITS2二级结构发现,栀子及其近缘茜草科植物、混伪品在4个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发出时的角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rDNA-ITS2可以方便快捷地鉴定栀子及其近缘茜草科植物、混伪品。
  • 张文娟, 魏锋,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16-17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内转录间隔区1(ITS1)是否可以作为有效鉴别冬虫夏草的DNA条形码。方法: 提取冬虫夏草及常见伪品虫草的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测序得到ITS序列,用CondonCode Aligner软件处理得到ITS1序列;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冬虫夏草及常见伪品虫草的ITS1序列。用MEGA软件进行变异位点、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Neighbor-Joining(N-J)进化树分析。结果: 冬虫夏草种内ITS1区存在5个多态性位点;最大种内距离0.039,小于最小种间距离(0.154);在系统进化树中,冬虫夏草聚为一支,可与虫草属其他种类虫草明确区分,Bootstrap值为100%。结论: ITS1可作为理想的DNA条形码用于冬虫夏草与常见虫草属伪品的鉴别。
  • 吴雪伶1, 赵龙2, 樊金萍1, 曹守春1, 孟淑芳1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21-17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图谱分析法检测人二倍体细胞生产的疫苗成品,判定生产所用细胞基质种类的可能性,为疫苗的质量控制及监测等环节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用疫苗均以人二倍体细胞为生产基质,品种包括水痘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狂犬灭活疫苗,分别来自11个厂家共22批。其中甲肝灭活疫苗均经过纯化,且均以甲醛为灭活剂。狂犬灭活疫苗来自2个厂家,1家疫苗采用了柱层析纯化工艺,2家疫苗均以β-丙内酯为病毒灭活剂。首先提取疫苗成品中的DNA,然后采用STR图谱分析方法对DNA进行检测,并对所获得的指纹图谱与标准图谱数据进行比对,判定生产所用细胞的正确性。结果: 对减毒活疫苗进行检测可准确地判定生产用细胞的种类,结果显示8家疫苗生产企业中1家使用了错误的细胞。在对灭活疫苗的检测中,无柱层析纯化工艺的狂犬灭活疫苗可得到良好的STR数据,且比对结果正确。经柱层析的狂犬灭活疫苗经酚抽提法提取的DNA检测可获得STR信号,尽管Penta E位点信号缺失也可判定出生产所用的细胞基质种类及正确性。含有铝佐剂的甲肝灭活疫苗检测均未获得STR图谱数据。进一步对2种病毒灭活剂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利用β-丙内酯进行病毒灭活,对疫苗中STR检测存在干扰,甲醛灭活对检测无明显影响。结论: 利用STR图谱分析法能够直接从人二倍体细胞生产的减毒活疫苗和不含铝佐剂的灭活疫苗中鉴别生产所用的细胞基质种类,可为疫苗生产的质量控制及监测等环节提供参考。
  • 陆艳1,2, 单永强1,2, 邵安良2, 曾碧新1, 徐丽明1,2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29-17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人工合成的Gal/BSA抗原对骨髓瘤细胞的Gal抗原表位数进行赋值;再用骨髓瘤细胞作为参照品,建立并优化单克隆特异性抗体M86检测动物组织中α1,3-Gal(Gal)抗原的ELISA抑制法。应用优化后的方法,检测猪和小鼠组织Gal抗原表位数。方法: 将待测物抗原(Gal-BSA系列稀释液、SP2/0细胞及待检组织样品)与M86特异性抗体反应后离心,取含有M86剩余抗体的上清液;再与Gal-BSA包被的固相抗原反应,计算出待测样品和标准曲线样品的M86结合抑制率;之后绘制相应的质量浓度-结合抑制率曲线,再根据曲线拟合公式计算其50%结合抑制时的质量浓度;进而计算Gal抗原表位数。结果: 各结合抑制曲线相关性较好,R2> 0.95。SP2/0骨髓瘤细胞Gal抗原数为每个细胞6.19×108个;利用优化了的方法检测猪的冻干组织抗原含量趋势为:肺> 肾> 脾> 心> 腹膜> 心包膜> 肝组织> 皮肤;小鼠的新鲜湿组织抗原含量趋势为:心> 肺> 脾> 肾> 肝。结论: 应用骨髓瘤细胞作为参照品,所建立的M86抗体ELISA抑制法检测动物组织的Gal抗原含量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建立该方法规范性的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
  • 吴彦霖, 张媛, 刘倩, 陈晨, 贺庆, 高华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36-17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第4批国际标准品人尿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IS 98/704)作标准,标定国际待标品的效价,为WHO评估该品作为第5批国际标准品发放的适用性和稳定性提供数据。方法: 采用幼龄大鼠精囊增重法(SVW)对不同保存条件下的待标品D和待标品F进行效价测定。通过log10(器官重)和log10(器官重/体重)2种数据类型进行效价计算。结果: 以第4批国际标准品人尿FSH和LH(IS 98/704)作标准,进行2次独立实验。以器官重作为统计指标,待标品D测得人LH的生物效价分别为192 IU·安瓿-1(95%的置信区间165~223 IU)和173 IU·安瓿-1(95%的置信区间129~227 IU);待标品F测得效价为170 IU·安瓿-1(95%置信区间137~208 IU)和178 IU·安瓿-1(95%的置信区间136~231 IU);以器官重/体重作为统计指标,待标品D测得LH的生物效价分别为183 IU·安瓿-1(95%的置信区间为154~215 IU)和171 IU·安瓿-1(95%的置信区间130~222 IU),待标品F测得效价为161 IU·安瓿-1(95%的置信区间124~204 IU)和186 IU·安瓿-1(95%的置信区间144~238 IU)。结论: 全球9个国家11个实验室提供的有效数据共计26个,合并计算后log10(器官重)和log10(器官重/体重)的几何均值无统计差异。为了确保所有的数据均被采用,WHO统计小组采用log10(器官重)进行数据合并计算。待标品(10/286)由WHO生物标准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作为第5批国际标准品人尿FSH和LH使用,其中LH的生物效价为177 IU·安瓿-1(95%的置信区间159~197 IU)。
  • 代谢分析
  • 刘帅兵1,2, 王子腾1,2, 许青青1,2, 缪丽燕1,2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41-17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测定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氯吡格雷及其活性代谢产物(AM)和非活性代谢产物(CCAM)药物浓度的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氯吡格雷的体外代谢研究。方法: AM含有巯基,需用衍生化试剂2-溴-3'-甲氧基苯乙酮(MPB)将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AM衍生化成MP-AM进行测定。分别采用蛋白沉淀法和液液萃取法处理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样品,测定氯吡格雷原药及MP-AM和CCAM药物浓度。氯吡格雷原药浓度的测定在HPLC仪上进行,采用Accur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调pH 2.85)(22:78),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MP-AM和CCAM的浓度测定在UPLC-MS/MS仪上进行,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100 mm×2.1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含0.1%甲酸)-水(含0.1%甲酸)(9:1),流速200 μL·min-1,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离子通道分别为MP-AM m/z 503.6→353.8,CCAM m/z 307.7→197.8,内标氯雷他定m/z 382.8→336.9。结果: 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氯吡格雷,MP-AM和CCAM线性范围分别为0.5~200 μmol·L-1、1~200 ng·mL-1和10~2 000 ng·mL-1,定量下限分别为0.5 μmol·L-1、1 ng·mL-1和10 ng·mL-1,回收率分别在95.4%~98.8%、59.4%~73.4%和54.8%~72.8%之间,氯吡格雷原药的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4%,MP-AM的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1.4%,CCAM的批内、批间变异均小于9.7%。内标氯雷他定的回收率分别为96.7%和66.7%。稳定性试验中,在各种贮存条件下氯吡格雷、MP-AM和CCAM均稳定性良好。CCAM生成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Km值为(15.86±1.83) μmol·L-1,Vmax值为(620.2±19.74) pmol·min-1·mg-1,Clint值为(39.15±2.06) μL·min-1·mg-1;AM生成开始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底物浓度为20 μmol·L-1时其生成量达到最大,随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其生成量反而降低。结论: 所建立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氯吡格雷及其AM和CCAM药物浓度的测定。
  • 丁一冰1, 樊夏雷2, 黄青2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51-17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含马兜铃酸药材及中成药给药大鼠后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过程,表征其毒性反应特征性代谢谱,探讨其毒理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组,分别灌胃给药马兜铃酸Ⅰ对照品与药材(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和天仙藤)和传统方剂(龙胆泻肝丸和导赤丸)的提取物。采集血浆和尿样进行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测定和多元数据分析,临床生化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受试大鼠出现急性毒性反应,血浆与尿样中柠檬酸、甘氨酸、丝氨酸、乌头酸、棕榈酸、己二酸和对羟基苯乙酸等多种代谢产物发生显著改变,其变化水平与给药剂量和天数显著相关,各组间代谢谱差异可清晰区分机体不同染毒状态。马兜铃酸毒性作用除了导致肾小管受损,重吸收功能降低外,还与机体肠道菌群失调,代谢功能改变及三羧酸循环改变等多种环节密切相关。结论: 本实验采用基于GC-TOF/MS测定和多元数据分析的代谢组学研究,以内源性代谢产物谱表型表征机体染毒状态,解读含马兜铃酸药材及中成药的毒性作用与机制,对该类药材及中成药的安全性做出进一步的综合评价与探索。
  • 耿放1, 葛雅南2, 张宁2, 熊辉2, 刘斌2, 刘海洋2, 李光3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57-17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探究温肾降浊散治疗大鼠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肾炎模型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GC-MS法测定温肾降浊散治疗前后C-BSA肾炎模型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产物,计算其含量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一变化过程进行模式识别。结果: 确定了血清中39种代谢产物,经方法学考察,其精密度良好,制备后的样品在12 h内稳定,方法重复性良好。对内源性代谢物数据进行PCA主成分分析、OPLS-DA分析和t检验分析,确定了15个具有显著贡献率的潜在生物标记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苹果酸、棕榈酸、亚油酸、反油酸、花生四烯酸、1-磷酸肌醇、胆固醇、2-单棕榈酸甘油酯、1-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相对峰面积均明显升高,L-亮氨酸、L-缬氨酸、氨基丙二酸则有所降低,硬脂酸与花生酸则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温肾降浊散组大鼠血清中乳酸、棕榈酸、亚油酸、反油酸、花生四烯酸、1-磷酸肌醇、胆固醇、2-单棕榈酸甘油酯、1-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相对峰面积均有回落,L-亮氨酸、L-缬氨酸、氨基丙二酸则有所回升,而苹果酸、硬脂酸与花生酸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温肾降浊散可通过改善肾小球通透性,提高自由氨基酸浓度及肾脏清除率等方式来调节机体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糖代谢紊乱,进而使肾脏恢复正常功能。
  • 赵振宇, 张成义, 盛瑜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64-17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方法: 按25 mg·kg-1剂量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分别1次灌胃给药后0.5、1、2、3、4 h,采集组织样品并进行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小鼠心、肝、肾、脑中的浓度进行测定;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 ℃,进样量:20 μL。结果: 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小鼠体内心脏、肝脏、肾脏、脑组织中均有分布。给药1 h后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心脏、脑组织中浓度达到峰值,心脏中分别为(6.65±0.48)μg·mL-1和(7.68±0.76)μg·mL-1,脑中分布为(7.50±0.69)μg·mL-1和(21.41±2.54)μg·mL-1;给药2 h后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肝脏中浓度达到峰值,分别为(15.66±1.69)μg·mL-1和(12.24±0.65)μg·mL-1;给药3 h后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肾脏中浓度达到峰值,分别为(7.98±0.62)μg·mL-1和(7.39±0.19)μg·mL-1。整个分布情况显示,各时间点五味子甲素在肝脏中浓度均高于其他组织,且达峰时浓度明显高于心脏、肾脏、脑,其次是肾脏,浓度较低的为心脏和脑。各时间点五味子乙素在脑中浓度均高于其他组织,且达峰时浓度明显高于肝脏、心脏、肾脏;其次是肝脏,浓度较低的为肾脏和心脏。结论: 灌胃给药后五味子甲素的峰值和各时间点的浓度在肝脏中最高;五味子乙素的峰值和各时间点的浓度在脑中最高。
  • 成分分析
  • 蔡悦萍1,2, 张贵君2, 朱广伟2,4, 王晶娟2, 黄睿3, 汪萌2, 高晓美2, 渠磊2, 毛莹2, 郑婧2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70-17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芍药甘草汤中9种药效组分分析方法,研究配伍比例及配伍组分对芍药甘草汤药效组分的影响,为建立与临床疗效对应的中药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不同配伍比例及不同配伍组分的芍药甘草汤为载体,以经方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方》)作对照,按照汤剂制备供试品,采用HPLC-DAD多波长法测定芍药甘草汤中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230 nm),甘草苷、甘草素(276 nm),异甘草苷、异甘草素(360 nm)共9种药效组分的含量。结果: 不同配伍比例的芍药甘草汤中9种药效组分总量(mg·mL-1)在醋白芍-炙甘草(3 g:3 g)、(6 g:6 g)、(12 g:12 g)中相等且最高,其余依次为在醋白芍-炙甘草(9 g:12 g)、(12 g:9 g)、(6 g:12 g)、(3 g:12 g)、(12 g:6 g)、(12 g:3 g)中;不同配伍组分的芍药甘草汤中9种药效组分总量(mg·mL-1)依次为在醋白芍-炙甘草(12 g:12 g)、酒白芍-炙甘草(12 g:12 g)、炒白芍-炙甘草(12 g:12 g)、醋白芍-生甘草(12 g:12 g)、焦白芍-炙甘草(12 g:12 g)、酒白芍-生甘草(12 g:12 g)、炒白芍-生甘草(12 g:12 g)、焦白芍-生甘草(12 g:12 g)中。结论: ①配伍比例、配伍组分相同,药效组分相同;②配伍比例相同但配伍组分不同,药效组分不同;③配伍组分相同、配伍比例越接近1:1,药效组分含量越高;④配伍比例相同时,对药效组分的影响程度为醋白芍 >酒白芍 >炒白芍 >焦白芍,炙甘草 >生甘草;⑤配伍组分相同时,对药效组分的影响程度为炙甘草>醋白芍。研究结果说明:配伍比例和配伍组分不同,是不同的药物,其药效组分质量标准不同。
  • 刘薇, 李明华, 陆以云, 程显隆, 魏锋,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77-17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寻找血竭和龙血竭药材的专属性成分,形成以特征离子为目标的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进行测定,采用Markerlynx软件对血竭和龙血竭药材的质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对区分药材有贡献的色谱峰,并采用软件对差异性成分进行鉴定。LC-MS条件: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5%B→95%B;10~11 min,95%B;11~11.1 min,95%B→5%B;11.1~15 min,5%B),流速0.25 mL·min-1,柱温40 ℃;质谱采用离子化模式为ESI+,毛细管电压3.0 kV,锥孔电压35 V,离子源温度105 ℃,扫描范围m/z 50~1 500。结果: 根据主成分分析,血竭和龙血竭分别聚在不同的区域,显示血竭和龙血竭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可作为血竭和龙血竭的定性鉴别方法。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区分血竭和龙血竭的定性鉴别。
  • 李瑶1, 陈兴福1, 孟杰1, 宋九华1, 姚入宇1, 成涛2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82-17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综合评价秦艽质量的新方法。方法: 采集云南省玉龙县26份具代表性栽培秦艽样品,利用层次分析法、灰色等权关联度法、综合赋权法确定秦艽药材12个性状权重,再结合DTOPSIS法评价秦艽综合质量。结果: 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DTOPSIS法的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结合DTOPSIS法后Ci值差异值均显著高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综合得分的差异值。结论: 赋权法与DTOPSIS法结合能全面地评价秦艽质量;综合赋权结合DTOPSIS法为主客观确权评价法,更适用于赋权和秦艽质量综合评价。
  • 江东龙, 陈芳, 熊丹丹, 卢建中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90-17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HPLC法同时测定龟甲胶中14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 样品以6 mol·L-1盐酸于110 ℃水解7 h,以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环氨基甲酸酯(AQC)进行衍生化反应,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5 μm,4.6 mm×250 mm),柱温37 ℃,以0.14 mol·L-1三水合乙酸钠(pH 4.85)为流动相A,60%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4 mL·min-1,检测波长248 nm。结果: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各种氨基酸峰面积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 0;加样回收率(n=9)为94.5%~103.6%;不同样品中14种氨基酸含量范围分别为羟脯氨酸7.08%~8.22%、谷氨酸5.94%~8.21%、丝氨酸2.48%~3.12%、组氨酸0.25%~0.44%、甘氨酸14.35%~16.86%、精氨酸4.78%~5.76%、苏氨酸1.24%~1.75%、丙氨酸4.65%~6.56%、脯氨酸6.78%~8.83%、酪氨酸0.55%~0.84%、缬氨酸0.95%~1.40%、异亮氨酸0.70%~0.95%、亮氨酸1.59%~2.06%、苯丙氨酸1.35%~1.57%。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龟甲胶中羟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的检测。
  • 郭东晓, 林林, 汪冰, 崔伟亮, 刘洪超, 徐丽华, 林永强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796-18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抗感颗粒中7个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0.4%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4 min,8%A→16%A;14~22 min,16%A;22~23 min,16%A→24%A;23~38 min,24%A;38~39 min,24%A→8%A),流速1.0 mL·min-1,柱温10 ℃,波长切换[0~22 min,在327 nm波长下检测3-O-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5-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22~26 min,在230 nm波长下检测芍药苷;26~38 min,在327 nm波长下检测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结果: 3-O-咖啡酰奎宁酸、5-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芍药苷、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进样量分别在0.010 7~0.214 6、0.044 9~0.898 0、0.010 0~0.199 6、0.099 9~1.998 6、0.010 3~0.206 2、0.010 6~0.211 4、0.010 1~0.201 4 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响应;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6%、102.0%、101.1%、101.6%、102.0%、100.6%、102.1%,RSD分别为0.9%、0.9%、0.6%、0.8%、1.5%、1.0%、0.5%;10批样品中上述7个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0.040~0.640、0.157~1.639、0.061~0.850、6.519~9.225、0.010~0.339、0.021~0.353、0.046~0.635 mg·g-1结论: 该方法对多种成分进行了同步测定,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 孙佳1,2, 赵珊1,3, 邹欢1,3, 张桂青1,2, 王爱民1,3, 赵义雄4, 李勇军1,3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01-18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隔山消中5个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Synergi 4μ Hydro-RP 80A色谱柱(4.6 mm×250 mm,4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乙酮)、280 nm(4-羟基苯乙酮、白首乌二苯酮、2,4-二羟基苯乙酮),柱温35 ℃。结果: 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乙酮、4-羟基苯乙酮、白首乌二苯酮和2,4-二羟基苯乙酮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 72~0.343 0 μg(r=0.999 9)、0.005 470~0.175 0 μg(r=0.999 9)、0.011 04~0.353 3 μg(r=0.999 9)、0.042 80~1.370 μg(r=0.999 9)和0.021 76~0.696 3 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9%、100.3%、97.1%、101.4%和97.9%。32批样品中上述5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2.90~272.4、6.00~171.3、4.200~661.8、12.47~1439、7.300~683.1 μg·g-1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用于隔山消药材的质量控制。
  • 何元松, 刘勇, 张强, 吴玟萱, 李健, 吕跃玮, 石晋丽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06-18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抗焦虑胶囊中绿原酸、斯皮诺素、橙皮苷、蒙花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0.2%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11%A→13%A;10~12 min,13%A→16%A;12~27 min,16%A→18%A;27~40 min,18%A;40~60 min,18%A→28%A;60~62 min,28%A→11%A;62~72 min,11%A),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 ℃。结果: 绿原酸、斯皮诺素、橙皮苷、蒙花苷进样量分别在0.076~1.221、0.026~0.410、0.160~2.552和0.007~0.11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9.8%~101.1%范围内,RSD均小于1.70%。3批样品中绿原酸、斯皮诺素、橙皮苷、蒙花苷含量平均测定结果(n=3)分别为4.14、1.26、7.15、0.31 mg·g-1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本法可用于复方抗焦虑胶囊中绿原酸、斯皮诺素、橙皮苷、蒙花苷的含量测定,为复方抗焦虑胶囊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刘玉红, 李青苗, 黄志芳, 刘云华, 易进海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10-18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GC同时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4-萜品醇、乙酸龙脑酯和甲基正壬酮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HP-5(30 m×0.32 mm×0.25 μm)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40 ℃;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60 ℃;柱温:70 ℃为起始温度,保持5 min,以4 ℃·min-1升温至140 ℃,保持5 min,再以20 ℃·min-1升温至250 ℃;载气:氮气;流速:1.0 mL·min-1;进样方式:分流,分流比20:1;萘作为内标。结果: 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4-萜品醇、乙酸龙脑酯和甲基正壬酮色谱峰分离良好;进样浓度分别在0.009 8~2.5、0.012~3.1、0.008 0~2.0、0.012~2.9、0.009 1~2.3、0.009 3~2.3、0.009 9~2.5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2%、99.7%、98.2%、100.3%、98.6%、101.4%、99.4%,RSD分别为1.03%、0.95%、1.31%、1.48%、2.03%、1.87%、1.24%。对5批挥发油进行了含量测定,上述7个组分的含量分别为5.22%~11.9%、11.3%~29.4%、5.56%~13.8%、3.38%~4.13%、0.71%~6.27%、2.43%~4.02%、17.0%~27.5%。结论: 建立的鱼腥草挥发油G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鱼腥草挥发油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斌1, 李艳薇1, 刘国良1, 张宁1, 耿放2, 李光3, 陈曦3, 刘海洋1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15-18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研究天然药物肾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肾茶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对GC-MS色谱图中的包埋峰采用自动质谱解卷积鉴定系统(AMDIS)进行识别,对重叠色谱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进行分辨,同时计算各组分的程序升温保留指数,以质谱库对解析后的纯组分进行定性。结果: 定性分析出32个成分,其中烃类5种、醇类3种、醛类3种、酸类4种、脂类2种等,每个成分都是对秩图解析后的纯物质,占总含量的90%。结论: 本法可用于肾茶挥发油的定性分析。
  • 张化芝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20-18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妇炎丸中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橙皮苷和连翘苷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NW Athena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 217 nm(绿原酸、橙皮苷和连翘苷)、230 nm(栀子苷和芍药苷)。结果: 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橙皮苷和连翘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80~220 μg·mL-1(r=0.999 8)、4.28~107 μg·mL-1(r=0.999 9)、4.16~104 μg·mL-1(r=0.999 9)、8.08~202 μg·mL-1(r=0.999 7)和4.52~113 μg·mL-1(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9%、99.1%、98.9%、99.3%和99.2%,RSD分别为1.0%、0.9%、1.1%、1.0%和0.9%;含量分别为0.88、0.41、0.35、0.98和0.38 mg·g-1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妇炎丸的质量控制。
  • 姚慧敏1, 关颖丽1, 朱俊义1, 黄媛1, 邵信儒1, 王淑君2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25-18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测定刺五加果实中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槲皮素-3-鼠李糖苷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 ℃。结果: 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槲皮素-3-鼠李糖苷质量浓度分别在4.92~36.9、19.224~144.18、18.454~138.405、8.416~63.12、3.286~24.645、2.522~18.915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C=0.055 2A-0.057 9(r=0.999 9),C=0.079 9A+0.014 6(r=0.999 7),C=0.012 7A-0.131 4(r=0.999 6),C=0.057 7A+0.086 6(r=0.999 8),C=0.012 0A-0.020 8(r=0.999 9),C=0.014 2A+0.065 1(r=0.999 9);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4%、99.8%、100.9%、101.2%、99.4%和99.7%。6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501~0.510、2.511~2.522、2.310~2.325、1.331~1.340、0.371~0.382和0.260~0.272 mg·g-1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该法可作为刺五加果实质量控制的方法。
  • 赫伟1,2, 马晓霞1, 张彬若1, 杨树德1, 杨竹雅1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29-18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长喙乌头Aconitum georgei Comber.中滇乌碱、草乌甲素和黑乌弱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40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氨水调pH至9.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滇乌碱、草乌甲素和黑乌弱碱质量浓度分别在0.14~1 400 μg·mL-1(r=1.000 0)、0.086 8~868 μg·mL-1(r=1.000 0)、0.064~128 μg·mL-1(r=1.000 0)范围内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7%、102.1%、105.8%,RSD分别为2.5%、1.3%、2.2%。4批长喙乌头样品中滇乌碱、草乌甲素、黑乌弱碱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分别为62.00~1 037.65、386.99~2 448.99、11.17~96.00 μg·g-1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本法可用于同时测定长喙乌头中的滇乌碱、草乌甲素和黑乌弱碱的含量,为该药的质量控制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 安全监测
  • 何风艳, 戴忠, 聂黎行, 王瑞忠, 鲁静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33-18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HPLC-ELSD法测定牛黄清心丸(局方)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建立含29味药材的大处方成药中辅料蜂蜜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HPLC分析使用Prevail Carbohydrate ES(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ELSD检测;以果糖、葡萄糖的总量、麦芽糖含量、果糖与葡萄糖含量比值为指标判断牛黄清心丸(局方)中辅料蜂蜜的质量。结果: 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4个成分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3%,回收率(n=6)分别为100.7%、100.4%、100.1%、100.5%;9个厂家的31批样品有2批麦芽糖含量高出上限,其中1批果糖与葡萄糖含量比值严重偏低,存在使用劣质蜂蜜的情况。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评价大处方成药牛黄清心丸(局方)中辅料蜂蜜的质量。
  • 康铁纯1, 顾宵2, 何佳佳2, 郑国钢2, 郑金琪2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38-18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卡维地洛片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YMC-Pack Pro C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 2.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20 nm(杂质E)和240 nm(其他杂质)。结果: 卡维地洛与已知杂质及强制破坏实验产生的降解产物均能获得良好的分离,杂质D(4-环氧丙烷氧基咔唑)与杂质E[2-(2-甲氧基苯氧基)乙胺]质量浓度分别在0.063 98~12.80 μg·mL-1(r=0.999 9)和0.089 33~8.933 μg·mL-1(r=1.00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杂质D高、中、低浓度的回收率(n=3)分别为98.6%、96.5%、94.2%,RSD分别为1.1%、0.8%、1.4%;杂质E高、中、低浓度的回收率(n=3)分别为99.2%、86%、92.7%,RSD分别为0.15%、0.65%、9.5%。杂质D和杂质E精密度试验的RSD(n=6)分别为1.4%和0.31%,建立的方法与现行中国药典收载的方法相比能分离检测到更多的杂质。结论: 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卡维地洛有关物质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 张莹, 覃婷婷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43-18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盐酸精氨酸注射液中氯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阴离子交换柱HAMILTON PRP-X100(4.1 mm×250 mm,10 μm),以0.1 mol·L-1硝酸钾溶液1 000 mL,加甲醇500 mL和0.1 mL氢氧化四丁基铵溶液(10%),然后加水至5 000 mL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nm,柱温35 ℃,进样量100 μL。结果: Cl-1质量浓度在0.034~0.27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n=9)为99.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符合要求。81批样品氯的测定结果为16.2%~17.6%。结论: 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作为盐酸精氨酸注射液中氯含量质量标准控制的方法。
  • 标准研讨
  • 王青虎, 吴荣君, 包宝乐尔, 代那音台, 韩那仁朝克图, 吴杰斯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46-18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白益母草定性定量方法,以多指标成分综合评价白益母草质量。方法: 采用化学和薄层色谱法对白益母草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Inertsil ODS-SP (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1 nm,柱温为35 ℃。结果: 白益母草供试品溶液盐酸-镁粉反应阳性,灵敏度高;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HPLC分析,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S1)、5,6,7,4'-四羟基黄酮-7-O-(6"-O-[E]-咖啡酰基)-葡萄糖苷(S2)、5,6,7,4'-四羟基黄酮-7-O-(6"-O-[E]-香豆酰基)-葡萄糖苷(S3)、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S4)、金丝桃苷(S5)、芹菜素-7-O-葡萄糖苷(S6)和7,4'-二甲氧基芹菜素(S7)质量浓度分别在100.00~500.00(r=0.999 7)、20.00~100.00(r=0.999 9)、10.00~50.00(r=0.999 9)、5.00~25.00(r=0.999 5)、2.00~10.00(r=0.999 5)、1.00~5.00 (r=0.999 7)和1.00~5.00 μg·mL-1(r=0.999 4)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67%(RSD=1.20%)、97.42%(RSD=1.45%)、98.32%(RSD=2.08%)、96.85%(RSD=1.27%)、97.23%(RSD=1.95%)、96.37%(RSD=1.40%)、96.54%(RSD=1.63%),8批样品中上述7种成分平均含量范围分别为5142.0~5714.0、1332.0~1465.0、724.0~802.0、302.4~330.8、113.4~132.4、58.69~62.08、58.75~62.57 μg·g-1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白益母草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为药材质量检测提供依据。
  • 黄旭东, 刘伟, 徐新元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52-18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新癀片中8个成分(异嗪皮啶、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l、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吲哚美辛)。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0 min,19.5%A;30~60 min,19.5%A→40%A;60~75 min,40%A→45%A;75~90 min,45%A→85%A;90~100 min,19.5%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l、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254 nm(吲哚美辛)和342 nm(异嗪皮啶、迷迭香酸),柱温30 ℃。结果: 异嗪皮啶、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l、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和吲哚美辛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09~504.7、10.16~508.2、34.24~1 712、164.6~8 230、27.64~1 382、121.7~6 084、157.7~7 883和274.5~13 724 ng;平均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9.2%~100.3%、101.6%~103.5%、97.6%~98.1%、99.3%~100.7%、96.2 %~98.8%、101.1%~102.5%、99.8%~100.8%和101.1%~101.8%,RSD均≤3.0%。3批样品中上述8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38~0.83、0.37~0.83、2.07~2.32、12.40~17.33、1.75~2.64、6.97~11.18、10.85~12.84和19.29~20.80 mg·g-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为评价和控制新癀片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 王笑笑1, 方一超1, 周勇1, 徐宇昌2, 程巧鸳3, 颜伟华1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57-18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测定肾炎四味片中黄芩苷、木犀草素和山柰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0 min,40%A→60%A;20~25 min,60%A;25~29 min,60%A→90%A;29~32 min,90%A→40%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9 nm(0~17 min)和267 nm(17~25 min),柱温25 ℃。结果: 黄芩苷、木犀草素和山柰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9~7.800 μg(r=0.999 9)、0.032~6.454 μg(r=0.999 9)和0.001~0.288 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09%、99.10%和99.73%,RSD分别为1.9%、2.3%和2.7%。3批样品的测定结果分别为每片含黄芩苷13.482、13.520、14.524 mg,木犀草素9.120、7.246、8.615 mg,山奈素0.278、0.219、0.294 m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作为肾炎四味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 徐明明, 史卓维, 郑璐侠, 邵泓, 陈钢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62-18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蓖麻油、氢化蓖麻油及其聚氧乙烯衍生物的主要脂肪酸进行分析,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辅料质量标准起草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对蓖麻油、氢化蓖麻油及其聚氧乙烯衍生物进行主要脂肪酸分析。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GC方法将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衍生物中的主要脂肪酸蓖麻油酸与氢化蓖麻油中主要脂肪酸12-羟基硬脂酸基线分离,并且优于TLC的分离效果。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GC方法能用于蓖麻油、氢化蓖麻油及其聚氧乙烯衍生物的鉴别。
  • 标准研究
  • 蔺娟1, 闵祺2, 任丽萍3, 范慧红3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10): 1866-18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多烯酸乙酯软胶囊中4种生育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对不同厂家产品中4种生育酚(α、β、γ、δ-生育酚)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MERCK Lichro CART 250-4硅胶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醚(80:20),流速1.0 mL·min-1,柱温25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98 nm,发射波长325 nm。结果: 4种生育酚的质量浓度均在40~1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检出限分别为7.0、6.0、6.2、6.2 ng·mL-1;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0.1%~99.7%。国内不同厂家的α-生育酚的含量范围为1.92~32.95 μg·g-1,γ-生育酚范围为1.23~21.22 μg·g-1,δ-生育酚范围为0.83~13.05 μg·g-1,β-生育酚均未检出,国外同类品种中α-生育酚的含量约为1 800 μg·g-1结论: 本文建立的生育酚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性,可作为有效控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类药物的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