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8-25
  

  • 全选
    |
    动物源医疗器械的免疫学评价专栏
  • 陈亮, 穆钰峰, 邵安良, 魏丽娜, 屈树新, 徐丽明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339-1346.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可用于评价动物源性生物材料细胞免疫的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方法。方法:采用C57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通过淋巴细胞数量、阳性对照剂(刀豆蛋白A,Con A)浓度和培养时间等条件筛选,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率,初步优化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方法。采用牛心包组织(原材料)的浸提液和匀浆液,作为抗原特异性的阳性对照组考察样品前处理方式对试验体系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增殖后的淋巴细胞亚型百分比,考察样品制备方式对淋巴细胞亚型增殖影响的差异。结果:本试验中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试验条件确定为每孔接种6×105个淋巴细胞,阳性对照孔Con A浓度为2.5μg·mL-1,培养时间为3 d。牛心包浸提液和匀浆液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均约为细胞对照组的2倍,两者的淋巴细胞亚型百分比变化不同于Con A组,未出现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百分比的增加。浸提液组与匀浆液组的活化NK细胞和NKT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但浸提液组的升高幅度数倍高于匀浆液组,且仅浸提液组NK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相比出现了明显倍增。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以动物组织(原材料)为抗原特异性阳性对照的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方法。动物组织(原材料)浸提和匀浆样品均可以产生淋巴细胞增殖阳性结果,其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机理(亚型分类)不同于Con A等有丝分裂原,提示使用作为动物组织(原材料)阳性对照更能反映试验体系的敏感性。 

  • 陈亮, 穆钰峰, 邵安良, 魏丽娜, 屈树新, 徐丽明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347-1353.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使用不同种属小鼠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适宜性和可比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获取BALB/c小鼠、野生型C57BL/6(简称C57)小鼠、Gal抗原缺失(C57背景,GGTA1基因被敲除)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在确定脾淋巴细胞数量与CCK8吸收度的线性范围后,设立阳性对照组(刀豆蛋白A,Con A)、不同稀释度的动物原材料匀浆液和脱细胞生物材料匀浆液等试验组,使用CCK8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亚型百分比,以确定BALB/c小鼠、野生型C57小鼠和Gal抗原缺失小鼠在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适宜性和可比性。结果:C57小鼠脾淋巴细胞数量和CCK8的吸收度的线性范围要明显大于BALB/c小鼠,而BALB/c小鼠线性曲线的斜率明显大于C57小鼠。从CCK8检测的淋巴细胞增殖结果看,BALB/c小鼠与C57小鼠相比,2.5μg·mL-1的Con A对2种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均出现明显刺激作用;牛跟腱(含低水平的Gal抗原)匀浆液对2种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均显示刺激作用,并显示出量效关系;不同稀释度的胶原海绵(牛跟腱来源)匀浆液对2种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均未显示刺激作用,表现了一致的结果,说明没有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另外,来源于Gal抗原缺失小鼠与野生型C57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对Con A、牛心包(含有高水平的Gal抗原)匀浆液均表现出强的增殖反应和相似的反应强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牛心包匀浆原液组在Gal抗原缺失小鼠仅显示活化B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而在野生型C57小鼠组其活化B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NK细胞、NKT细胞、CD4 T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CCK8检测的各试验组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在C57小鼠与BALB/c小鼠、Gal抗原缺失小鼠与野生型C57小鼠间具有可比性,表明这些种属的小鼠均可用于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邵安良, 穆钰峰, 屈树新, 陈亮, 徐丽明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354-1361.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优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条件;考察动物源材料的Gal抗原含量与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相关性;并比较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对动物源材料的敏感性差异。方法:从细胞接种量,阳性对照(刀豆球蛋白A,Con A)的工作浓度与细胞培养时间,优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最佳条件;利用优化的试验方法,通过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动物源性材料的(牛跟腱或由牛跟腱纯化的胶原蛋白海绵)匀浆液或浸提液共培养,考察材料的不同前处理方式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参考标准YY/T 1561-2017,检测材料匀浆液或浸提液的Gal抗原含量,分析其抗原含量与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相关性;同时参考标准YY/T 1465.1-2016,考察材料匀浆液与浸提液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对动物源材料的敏感性差异。结果: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最佳反应条件经优化确定为:细胞接种量为1×105,阳性对照(Con A)的终浓度选择5~10μg·mL-1,培养时间为4 d。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胶原蛋白海绵(匀浆组与浸提液组)共培养后,样品组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与牛跟腱匀浆液共培养后,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胶原蛋白海绵(匀浆组与浸提液组)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均无明显增殖效应。牛跟腱匀浆液在5倍稀释与50倍稀释后,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均有明显增殖效应(增殖率为143.20%和128.71%)。牛跟腱匀浆液的Gal抗原含量为(3.98±1.06)×1013个·mg-1、胶原蛋白海绵匀浆液为(2.24±0.60)×1013个·mg-1、胶原蛋白海绵浸提液为(1.89±0.64)×1013个·mg-1结论: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与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中残留Gal抗原含量的正向相关性不强。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相比,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评价含Gal抗原的动物源性生物材料细胞免疫的敏感性未见优势。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评价动物源生物材料细胞免疫的可用方法之一。  

  • 魏利娜, 邵安良, 黄立静, 程祥, 陈亮, 徐丽明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362-1369.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Gal抗原缺失小鼠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植入物局部组织病理等多方面评价去细胞异种角膜基质(猪源)与去细胞异种结膜基质(猪源)的免疫原性。方法:将用于每种材料的小鼠分为3个实验组:对照组(Con)、原材料组(T1)和基质组(T2)。将去细胞异种角膜基质与去细胞异种结膜基质及其原材料植入经兔血红细胞2次预免疫的Gal抗原缺失小鼠体内,于植入1个月后取材,分别分析2种基质及其原材料组与对照组在小鼠血清总抗体、抗-Gal抗体、细胞因子,脾脏淋巴细胞不同亚型的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以及植入物局部组织病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2种基质及其原材料组在植入1个月后小鼠血清总抗体含量、细胞因子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少数脾脏淋巴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在对照组历史数据变异范围内。然而,小鼠血清抗gal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去细胞异种结膜基质植入1个月时基质及其原材料组小鼠血清抗-gal抗体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去细胞异种角膜基质植入1个月时基质及其原材料组小鼠血清抗-gal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植入物局部组织病理显示:去细胞异种结膜基质植入1个月时大部分已降解,组织学显示轻微炎症反应,原材料组已无材料残留,组织学显示无明显炎症反应。去细胞异种角膜基质及原材料组植入1个月时植入物未发生明显降解,基质及原材料组的组织学反应均为重度炎症反应。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了Gal抗原缺失小鼠对材料中残留Gal抗原的敏感性,应用Gal抗原小鼠能够科学地评价动物源性生物材料的异种免疫原性风险。

  • 陈亮, 邵安良, 魏利娜, 刘启省, 张东刚, 徐丽明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370-1378.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Gal抗原缺失小鼠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其降解过程中的残余免疫风险。方法:Gal抗原缺失小鼠经兔血预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T1组、T2组。T1组腿部肌肉间植入牛真皮基质(原材料),T2组肌肉间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对照组进行"假手术"操作。在植入后的4、12、52周分别取材,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总IgG、IgM含量和血清抗-Gal IgG、IgM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IL-4、IL-10、IL-12p40、IFN-γ等细胞因子含量,以及脾淋巴细胞亚型百分比等;进行脾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采用CCK-8试剂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取胸腺、脾脏以及包裹植入物的局部肌肉样本,HE染色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进行牛真皮基质原材料和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免疫毒理学风险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植入牛真皮基质原材料的T1组小鼠血清抗-Gal IgG含量和体外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1组小鼠在4周时,血清抗-Gal IgG平均含量是对照组的2倍;植入12周时,血清抗-Gal IgG平均含量继续升高,达到对照组的近7倍,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由降解引起的Gal抗原持续暴露或暴露增加,致使小鼠血清抗-Gal IgG含量升高;在植入52周时,血清抗-Gal IgG平均含量回复到对照组水平。植入12周时,T1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3、7d时,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是对照组的211%和243%。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T1组牛真皮基质植入后4周时局部反应为重度刺激,12周时为中度刺激,52周时为轻微刺激。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的T2组在4、12、52周的不同时点,小鼠血清总IgG、IgM含量,抗-Gal IgG和IgM含量,血清细胞因子,脾淋巴细胞分型和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等不同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T2组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后4周时局部反应为中度刺激,12周时为轻微刺激,52周时为无刺激。而且,脱细胞真皮基质在4、12、52周时的植入局部反应明显低于真皮基质原材料。结论:牛真皮基质(原材料)及其降解产物具有引起Gal抗原缺失小鼠血清抗-Gal IgG含量升高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原性;而脱细胞真皮基质在植入后降解过程中的免疫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脱细胞处理工艺降低了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 代谢分析
  • 杨晴晴, 李川, 郑学敏, 张海枝, 徐为人, 刘昌孝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379-1386.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CYP2D6代谢右美沙芬成为去甲右美沙芬的反应,以去甲右美沙芬浓度为测定指标,考察CYP2D6突变对抑制剂响应作用的变化,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亚洲人群中代表性的4种表型分别为CYP2D6*1、CYP2D6*2、CYP2D6*10和CYP2D6*39,以及6种CYP2D6抑制剂,包括奎尼丁、普罗帕酮、阿米替林、利培酮、氟伏沙明和美托洛尔。通过优化底物浓度、孵育时间和孵育酶量等反应参数,确定了孵育反应体系。利用LC-MS/MS方法测定上述孵育体系中去甲右美沙芬的浓度,计算得到了6种药物对4种CYP2D6酶的IC50值。结果:建立并验证了去甲右美沙芬浓度的测定方法。得到了酶抑制结果:奎尼丁和普罗帕酮对野生酶(CYP2D6*1)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0.030μmol·L-1和0.33μmol·L-1;阿米替林、利培酮和氟伏沙明表现为中等抑制,IC50值在6.0~8.0μmol·L-1范围内;美托洛尔是最弱的抑制剂,IC50值大于39.0μmol·L-1。同种药物对CYP2D6*1、CYP2D6*2和CYP2D6*39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区别。每种药物对CYP2D6*10的IC50值是野生酶IC50值的2.5~6.7倍。结论:CYP2D6*10突变体减弱了药物对其代谢右美沙芬的抑制能力,对于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 干丽君, 黄华南, 王晓波, 胡华南, 彭游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387-139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新型大豆苷元苯磺酸酯衍生物(D3、D4)的药学性质和细胞吸收变化,分析其构性关系。方法:利用药动团变换原理对大豆苷元(DA1)进行结构修饰,采用微波法高产率合成DA1苯磺酸酯衍生物,采用HPLC对D3、D4的药学性质进行考察,并采用软件ChemAxon16.1.18对D3、D4的部分药学性质进行计算,利用HPLC考察DA1及衍生物D3、D4在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s)中的吸收利用率。结果:D3、D4相对DA1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分别提高4.73×105和1.09×105倍,表观脂水分配系数(lgP)分别为2.73±0.45和2.19±0.12,D3的水溶性相对于DA1也得以提高,D3在HAVSMCs中的吸收率达74.3%,细胞最大吸收率:D3 > DA1 > D4。结论:构性关系研究表明,药物的吸收利用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适宜的脂溶性和水溶性可使药物的细胞吸收利用得以提高。  

  • 李洋, 周成江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396-1403.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研究野艾蒿总黄酮对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AMPK)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从而探明其调节HepG2细胞脂质代谢过程中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脂质堆积模型,将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Western blot检测经药物作用后该模型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磷酸化表达情况以及AMPK上游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Ca2+ dependentprotein kinase kinase,CaMKK)活性改变对药物激活AMPK的影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野艾蒿总黄酮激活AMPK对HepG2细胞内AMP/ATP水平的影响。结果:(1)油红染色结果显示,野艾蒿总黄酮能够通过AMPK来促进HepG2细胞脂质代谢。(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ACC的磷酸化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表达水平升高,但该过程可以被AMPK抑制剂所阻断。(3)野艾蒿总黄酮在CaMKK特异性抑制剂作用下仍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AMPK的磷酸化表达。(4)超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及AMP/ATP含量比值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艾蒿总黄酮能够依靠药物-AMPK-ACC这一调脂通路来影响HepG2细胞脂质代谢,但其激活AMPK途径与CaMKK活性和AMP/ATP含量比值变化无关。

  • 史香芬, 刘帅兵, 孙志勇, 张晓坚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04-1408.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2D-LC-UV)建立快速测定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样品去除蛋白后直接进样,待测物在一维柱Aston SC2(4.6 mm×25 mm,5μm)上初步分离,通过中间柱Aston SH(3.0 mm×10 mm,5μm)截取保留,转移到二维色谱柱Aston SCB(4.6 mm×100 mm,5μm)上进一步分离。一维流动相为VCV-1D移动相,流速0.7 mL·min-1;二维流动相为OPI-1有机移动相-BPI-1碱性移动相-MPI-1移动相(30:48:22),流速1.0 mL·min-1;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262 nm。结果:伏立康唑与各杂质分离良好,在0.38~1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可在10 min内完整出峰,方法回收率高于95%;日内、日间的精密度RSD均小于5%;稳定性试验RSD小于5%。所建立方法对79名肾移植住院患者进行了伏立康血药浓度检测共280例次,常规剂量未达到治疗浓度的占55%,超过安全浓度的占10.4%,在治疗浓度内的占34.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性良好,自动化程度高,不依赖于专门的技术人员,适用于临床伏立康唑快速检测。  

  • 彭雅茹, 杨乐婷, 李蓉, 蒋学华, 王凌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09-141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在人血浆中同时测定地尔硫?(DTZ)及其活性代谢物去乙酰地尔硫?(M1)和N-去甲基地尔硫?(MA)浓度的HPLC-MS/MS方法,并应用于健康志愿者口服盐酸地尔硫?片的药动学研究。方法:以DTZ-d4、MA-d4和M1-d6为内标,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CAPCELL PAK ADME(50 mm×2.1mm,3μm)色谱柱,流动相为含0.1%甲酸水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AB SCIEX API 4000质谱仪,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24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空腹口服DTZ片30 mg后采集血浆样品,以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DTZ及其代谢物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TZ、M1和MA质量浓度分别在0.1978~40.16、0.2511~5.017和0.2149~20.02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6)。方法学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健康中国受试者单剂量空腹口服DTZ片30 mg后,DTZ、MA和M1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依次为Cmax(22.2±6.34)ng·mL-1、(8.38±2.96)ng·mL-1、(1.52±0.70)ng·mL-1Tmax(3.19±1.73)h、(4.25±1.93)h、(7.06±1.97)h,AUC0-∞(197.99±56.38)ng·h·mL-1、(115.78±29.07)ng·h·mL-1、(27.22±15.49)ng·h·mL-1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捷、灵敏,适用于地尔硫?及其代谢物的药动学研究。DTZ和MA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显示双峰,提示二者在体内可能存在肝肠循环过程。  

  • 标准研讨
  • 王怀友, 汪成, 郑玉忠, 邓伟麟, 段然, 董婷霞, 詹华强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16-1424.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完善毛冬青药材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相关方法,对毛冬青药材的水分、灰分、浸出物(水溶性和醇溶性)及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毛冬青药材的根、茎及粉末进行鉴别,并建立毛冬青药材薄层色谱及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同时以冬青素A为指标成分,建立毛冬青中冬青素A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毛冬青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冬青素A分离较好;以冬青素A为参照峰,通过比较10批毛冬青药材的HPLC图谱中共有峰,确定了5个共有特征峰,建立了毛冬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冬青素A质量浓度在25~4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5882X+19706(R2=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5.5%(RSD=3.1%,n=5)。10批毛冬青的水分为5.79%~7.43%,总灰分为1.00%~2.36%,酸不溶性灰分为0.20%~0.57%,水溶性浸出物为3.41%~10.18%,醇溶性浸出物为5.81%~15.33%,冬青素A含量为0.11%~1.56%。建议规定毛冬青的水分限度 ≤ 8.00%,总灰分限度 ≤ 2.50%,酸不溶性灰分 ≤ 0.50%,水溶性浸出物限度 ≥ 4.00%,醇溶性浸出物限度 ≥ 7.00%,以干燥品计,冬青素A的含量 ≥ 0.26%。结论:本研究完善和改进了毛冬青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 吴耽, 唐娟, 李莹, 李靖, 陈思颖, 巩仔鹏, 李勇军, 王爱民, 李维维, 王永林, 兰燕宇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25-143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ESI-MS)法同时测定苗药红禾麻中没食子儿茶素、新绿原酸、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隐绿原酸、表儿茶素、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11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4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检测。结果:没食子儿茶素、新绿原酸、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隐绿原酸、表儿茶素、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51~3.256、0.050~3.200、0.056~3.594、0.050~3.206、0.109~6.975、0.053~3.394、0.012~3.087、0.012~50.800、0.026~3.363、0.065~26.550、0.013~3.328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4%~103%范围内。13批样品中没食子儿茶素、新绿原酸、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隐绿原酸、表儿茶素、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2.00~27.45、2.41~20.76、1.63~27.57、1.75~20.80、16.35~115.81、4.28~20.04、0.48~17.41、102.90~935.53、9.44~42.92、10.02~246.09、2.51~47.37μg·g-1结论:所建立的红禾麻LC-ESI-MS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红禾麻质量控制。  

  • 杨晶, 夏新华, 张雁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33-144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8个活性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AMS)。方法:采用HPLC法,以氢氯噻嗪为内参物,分别计算其与金丝桃苷、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绿原酸、蒙花苷、盐酸异丙嗪、硫酸双肼屈嗪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复方罗布麻片Ⅰ中7个活性成分的含量(计算值),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8个活性成分的含量(实测值),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硫酸双肼屈嗪、金丝桃苷)、280 nm(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325 nm(绿原酸、蒙花苷),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金丝桃苷、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绿原酸、蒙花苷、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硫酸双肼屈嗪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82~19.48、3.016~54.29、1.350~24.30、1.102~19.84、1.623~29.21、19.49~350.8、11.04~198.7、13.03~234.5μg·mL-1r为0.9995~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99.1%、98.3%、97.5%、97.9%、96.5%、96.3%、97.8%(RSD<2.0%,n=9);检测下限分别为3.05、2.96、4.25、3.21、2.62、2.95、3.26、4.08 ng,定量下限分别为9.18、8.94、12.95、9.71、7.95、8.81、9.86、12.24 ng;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48 h)试验的RSD<2.0%(n=6)。金丝桃苷、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绿原酸、蒙花苷、盐酸异丙嗪、硫酸双肼屈嗪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62、1.253、1.548、1.190、0.979、1.236、1.654,其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单、有效,结果准确,节约成本,可用于复方罗布麻片Ⅰ中上述8个活性成分的同时测定。  

  • 赵丽沙, 董宇, 李功华, 俞忠明, 寿旦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43-1449.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麸炒白术饮片中浸出物、挥发油及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明确麸炒白术饮片质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为白术饮片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麸炒白术饮片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以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浸出物测定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挥发油的含量。以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白术总内酯、浸出物、挥发油为指标,采用SPASS19.0软件对38批麸炒白术饮片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IMCA-P13.0软件对38批麸炒白术饮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以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浸出物、挥发油为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术内酯Ⅱ是影响麸炒白术质量的显著性因素。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麸炒白术饮片中3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为后续白术饮片等级划分提供依据。

  • 刘逊, 庞博文, 王亚琼, 汪明志, 吴芝远, 刘阳, 张华锋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50-1456.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炮山甲中3个成分L-丝-L-酪氨酸环二肽、D-丝-L-酪氨酸环二肽、L-甘-L-酪氨酸环二肽的含量。方法:采用赛分Sepax Bio-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TFA乙腈-0.1%TFA水(2:9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并以3种环二肽为指标,使用SPSS 22.0软件对40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个环二肽分离良好,L-丝-L-酪氨酸环二肽、D-丝-L-酪氨酸环二肽、L-甘-L-酪氨酸环二肽进样量分别在0.056~2.244μg(r=0.9999)、0.061~2.452μg(r=0.9997)、0.059~2.348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98.1%、95.7%,相应的RSD分别为0.76%、2.2%、2.6%;40批样品中3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70%~0.23%,0.0050%~0.14%,0.0080%~0.18%,盐类增重对环二肽含量有显著影响,聚类分析将其分为3类。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炮山甲中环二肽成分的含量测定。  

  • 张淼, 李煜, 楼永军, 洪利娅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57-146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PXRD)对2家公司的辛伐他汀片剂中晶型Ⅰ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方法:采用精细扫描方法,扫描范围6~19°,扫描速度5 s·步-1,步长0.02°。结果:2家公司的辛伐他汀片中晶型Ⅰ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4.022×104X-3.536×103r=0.9950)和Y=4.506×104X+19.54(r=0.9937),检测下限分别为1.3 mg·g-1和1.6 mg·g-1,定量下限分别为6.6 mg·g-1和6.5 mg·g-1,含量分别为60.5%~67.1%和98.3%~100.5%,2家公司结果相差较大。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在辅料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可用于辛伐他汀片中晶型Ⅰ含量的定量分析和快速检测。  

  • 安全监测
  • 李安平, 贺军权, 杨平荣, 金红宇, 宋平顺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63-148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当归57种农药多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并应用于60批次样品初步筛查。方法:依据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选择我国禁限用、高毒、高风险及当归种植中常用的农药品种为检测指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色谱分离、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经比较选择了QuEChERS方法处理样品,采用(50%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Agilent DB-17MS,0.25 mm×30 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流速1.3 mL·min-1;进样口温度240℃;高压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60℃,保持1 min,以30℃·min-1升至120℃,以10℃·min-1升至160℃,以2℃·min-1升至230℃,以15℃·min-1升至300℃,保持6 min,再以20℃·min-1升至320℃,保持3 min。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源70 eV,离子源温度280℃,接口温度320℃;用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MRM)采集数据,并采用空白基质匹配-内标法计算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方法在0.0020~13.243 ng·μ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三水平加标回收率实验中全部指标回收率在60%~140%之间,符合痕量测定的要求。结论:该方法有针对性地检测了当归中高风险、高毒性的农药品种,涵盖了宜用GC-MS/MS检测的绝大多数禁限用农药,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当归农药多残留风险控制和日常检测。  

  • 许文佳, 梁颖, 符策奕, 陈国彪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83-1488.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育发类化妆品中13种组分(米诺地尔、螺内酯、雌酮、坎利酮、黄体酮、非那雄胺、醋酸环丙孕酮、哈西奈德、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PLC-MS/MS)。方法:采用菲罗门C18色谱柱(2.6μm,2.1 mm×100 mm),流动相为0.2%甲酸甲醇-0.2%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30℃。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质谱监测。结果:在所设定的条件下,13种成分均分离良好,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溶液型89.1%~100.3%;乳液型:88.3%~101.6%,RSD均<7.0%。结论:该方法高效、快捷、准确,可作为育发剂化妆品中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 胡亮, 罗时, 李瑞莲, 罗疆南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89-1494.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确认心可宁胶囊中违法染色的色素或染料成分,建立相应的染色成分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心可宁胶囊进行筛查,并采用HPLC-MS/MS二级质谱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认。质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扫描(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选择质荷比m/z 255.0→ 150.5和m/z255.0→ 241.0作为检测离子对,记录相应色谱图。在此基础上,采用HPLC法对阳性样品中的酸性红73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Hyper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1醋酸铵溶液(24:76)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509 nm。结果:采用HPLC法对213批心可宁胶囊进行筛查,并采用HPLC-MS/MS对可疑样品进行确认,有24批样品可检出酸性红73;酸性红73进样量在0.001203~1.203μg的范围内乌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4批阳性样品中酸性红73的含量范围为6.25~87.6μg·g-1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心可宁胶囊中酸性红73染色物的检测方法。  

  • 耿雪, 张雷, 徐玉文, 王小兵, 祝清芬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495-150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定量构效关系(QSAR)方法和直接肽结合试验(DPRA)对对氨基酚的皮肤致敏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模拟评价(in silico)采用DEREK软件,对化合物的皮肤致敏性进行预测;体外化学分析法(in chemico)采用DPRA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对氨基酚的多肽消除率进行检测,对其皮肤致敏性进行分级。同时比较2种方法结果一致性。结果:QSAR预测EC3值为0.37%,对应的致敏性分级为强致敏物;DPRA试验的系统适应性符合要求,样品对半胱氨酸多肽的消除率分别为100%,对赖氨酸多肽的消除率分别为43.10%,计算得对氨基酚的多肽消除率为71.55%,对应的致敏性分级为强致敏物。结论:对氨基酚为强致敏性物质。

  • 咸瑞卿, 巩丽萍, 邢晟, 石晓玥, 胡德福, 石峰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501-150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热能分析法(GC-TEA法)检测缬沙坦原料药及其制剂中N-二甲基亚硝胺(NDMA)含量。方法:色谱条件,采用INERTROAP-WAX(30 m×0.32 mm×0.5μm)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60℃,保持2 min,以10℃·min-1升至120℃,保持1 min,以50℃·min-1升至20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230℃,不分流进样,进样量0.5μL;热能分析仪条件,接口温度250℃,热解室温度500℃,真空度59.85~66.5 Pa,氧气压力13.79 kPa;臭氧水平244(22.8 V)。结果:方法的专属性强,N-二甲基亚硝胺质量浓度在10~1000 ng·mL-1的范围内呈线性(r=1.000,n=8),检测下限为3 ng·mL-1;13批样品中NDMA含量为0~87.09×10-6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缬沙坦及其制剂中的NDMA检测。  

  • 朱恒怡, 江舸, 刘峰, 谢华, 袁军, 陈星宇, 钱广生, 郭志渊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506-1514.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梯度洗脱-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苯海拉明片剂中有关物质,并对国内7家企业复方氨酚苯海拉明片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l·L-1的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1±0.05)-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0℃。已知杂质对氨基苯酚和盐酸苯海拉明杂质A采用外标法,其他已知杂质为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未知杂质为不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结果:主峰与18个已知杂质峰及其他降解杂质峰的分离度良好,4个主成分与18个已知杂质的线性关系良好,18个已知杂质的平均回收率为98.3%~101.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专属性均良好。国内大多数企业片剂中单个杂质量在1.0%以下,杂质总量在2.0%以下。辅料羧甲基淀粉钠和盐酸苯海拉明配伍会使盐酸苯海拉明杂质A的量增加。结论:本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复方氨酚苯海拉明片剂中有关物质的分析研究。  

  • 常亮, 陈珍珍, 饶艳春, 朱碧君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515-152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薄荷脑的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以考察复合膜包装对清喉利咽颗粒中挥发性成分薄荷脑的吸附。方法: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长30 m,柱径0.25 mm,涂布厚度0.15μm),柱温110℃,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载气为氮气,流速1.0 mL·min-1,分流比10:1。结果:薄荷脑在0.7816~19.54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复合袋包装上转移的薄荷脑回收率为94.2%,清喉利咽颗粒中薄荷脑回收率为94.0%;12个单剂量包装药品中,迁移至复合膜包装袋上的薄荷脑含量占药品总量比为31.9%~58.2%,平均45.6%。结论:清喉利咽颗粒的复合膜袋包装对其挥发性成分薄荷脑存在较大的吸附。  

  • 余萌, 王似锦, 戴翚, 周发友, 胡昌勤, 马仕洪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521-1526.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药品中分离的疑似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BCC)进行准确鉴别及溯源分析。方法:通过核糖体自动分型对不同来源分离菌株进行核糖体型分类,选取各型代表菌株(8株)进行生化实验、16SrRNA及recA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确定其在菌种水平的分类地位。结果:核糖体自动分型可针对实验中分离的菌株进行核糖体型的聚类区分;对3类核糖体型的代表菌株进行的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定位至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rec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对待测菌株进行种水平鉴别,印证核糖体分型结果并将待测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稳定伯克霍尔德菌。结论:rec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对样品中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BCC)在种水平上进行有效鉴别,核糖体分型可对不同来源BCC进行溯源,确定污染来源。

  • 傅钰, 覃存轩
    药物分析杂志. 2019, 39(8): 1527-153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19.08.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他克莫司原料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探讨如何使用联合检验方法检测他克莫司的微生物限度。方法:选取5种用于适用性检查的标准菌株制备菌液[1],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萃取法、薄膜过滤法制备供试液,对他克莫司进行微生物计数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选取大肠埃希菌制备菌液,通过以上各种方法制备供试液对他克莫司进行控制菌检查试验。结果:他克莫司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试验用每种菌落回收比值均在0.5~2范围内,控制菌应未检出,均达到药典要求。结论:他克莫司对用于适用性检查与控制菌检查的菌株有很强抗菌活性,可以联合使用培养基稀释法、萃取法、薄膜过滤法,并添加无菌表面活性剂[2]去除抗菌活性,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