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31
  

  • 全选
    |
    综述专论
  • 吴炎培, 原文鹏, 胡新华, 聂黎行, 黄烈岩, 邢江涛, 于健东, 魏锋,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1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GC-Orbitrap/MS)作为新兴的高分辨气质联用技术,可实现挥发性成分的精确质量检测和高通量定性定量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线性动态范围宽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应对复杂基质中多种痕量物质分析带来的挑战,近年已开始应用于环境、工业、食品、制药、司法、临床等领域。本文对GC-Orbitrap/MS技术进行全面综述,阐述其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介绍该技术在食品与药品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查、持久性有机物检测、香气物质分析和化学药品杂质分析与中药质量评价,并重点分析在超痕量成分测定和未知化合物鉴别方面的优势。最后,从高分辨率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可变电子电压技术的应用、样品前处理方式的选择开发与优化、二维GC-Orbitrap/MS串联等角度,提出GC-Orbitrap/MS未来发展方向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 司文轩, 马迅, 王红霞, 陈华, 汪晴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1-2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贴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材料制成的供贴敷在皮肤上的,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柔性制剂。体外释放实验(in vitro release test, IVRT)和体外渗透实验(in vitro permeation test, IVPT)是进行贴剂的处方工艺优化、质量控制和安全有效性评价等临床前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的实验设备和方法不同,所得实验样品和数据相互之间有差异,实验数据的准确度与精确度也不一样,因此IVRT & IVPT实验设备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建立是贴剂体外实验中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法规指南,总结了贴剂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各国药典对于IVRT的要求,综述了各个方法的差异;对于尚未有相关规范规定实验方法的IVPT,详细介绍了常见的实验设备类型和实验条件,并总结了不同设备的适用性和主要实验条件(温度、搅拌速度,接受液组成,选用的皮肤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介绍了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评判实验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期望为贴剂的体外实验方法学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 成分分析
  • 甘金月, 王宝林, 丘海芯, 刘振杰, 陈道峰, 高红伟, 奉建芳, 唐红珍, 覃喜军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23-34.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液质联用法分析祛瘀散结胶囊的化学成分,构建祛瘀散结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 TOF MS/MS)技术,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100 mm×2.1 mm,1.9 μm),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1,柱温40.0 ℃,质谱数据采集为负离子模式扫描;通过数据库匹配、元素组成和碎片结构分析,鉴定祛瘀散结胶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另外,采用HPLC,色谱柱为Ultimate®AQ-C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03 nm;以外标法计算,测定了11个不同批次祛瘀散结胶囊中的柚皮苷、新橙皮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并以人参皂苷Rg1为内参物,建立一测多评法。结果:从祛瘀散结胶囊中鉴定出29个化合物;外标法测得柚皮苷、新橙皮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分别为0.484~1.097、0.341~0.618、1.685~2.399、5.748~8.386、3.868~5.898 mg·g-1,一测多评法测得的柚皮苷、新橙皮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分别为0.516~1.153、0.372~0.667、1.794~2.580、4.373~6.690mg·g-1,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8.9%。结论:UPLC-Q TOF MS/MS法能快速鉴定祛瘀散结胶囊的化学成分;建立的外标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祛瘀散结胶囊的质量控制;以人参皂苷Rg1为内参物建立的一测多评法有较好的可行性,适用于祛瘀散结胶囊日常生产的含量测定。
  • 李雅静, 张振凌, 王胜超, 朱建光, 王瑞生, 李宝卿, 赵永琪, 孙梦梅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35-5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曼地亚红豆杉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建立基于Q-Marker的曼地亚红豆杉药材评价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metryShieldTM RP 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三氟乙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进样体积10 μL,建立8个年限24批曼地亚红豆杉药材指纹图谱并标定共有峰,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HCA)进行分类评价,借助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筛选不同年限曼地亚红豆杉的主要差异性标志物;结合网络药理学,通过相应数据库筛选差异性标志物的核心靶点和关键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以此预测曼地亚红豆杉的Q-Marker;采用HCA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进一步验证曼地亚红豆杉的Q-Marker,综合评价其质量。结果:建立了24批曼地亚红豆杉药材指纹图谱,标定了25个共有峰,指认出18个化合物,包括紫杉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类、酚类,相似度均>0.900;HCA的结果显示不同年限曼地亚红豆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经OPLS-DA筛选出11个差异性标志物,分别为紫杉醇、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10-去乙酰紫杉醇(10-DAT)、阿魏酸、山柰素、芦丁、金松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对羟基苯甲醛;基于差异性标志物,运用网络药理学从有效性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初步预测紫杉醇、10-DAB、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10-DAT为曼地亚红豆杉的Q-Marker,主要通过作用于PIK3R1、AKT1、EGFR、HRAS、MAPK1等14个核心靶点,调控癌症通路、AGE-RAGE信号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等信号通路,发挥消肿散结、通经利尿的功效;HCA结果验证了预测的Q-Marker的合理性,PCA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十年生春季采收的曼地亚红豆杉质量较佳。结论: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紫杉醇、10-DAB、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10-DAT为曼地亚红豆杉的Q-Marker,结合化学识别模式方法对不同年限曼地亚红豆杉的质量进行综合排序,其中十年生春季采收的得分最高,质量较好,为曼地亚红豆杉的质量标准的研究及资源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 杨煌建, 王娟, 陈洲琴, 程贤, 严凌斌, 林仙菊, 张祝兰, 连云阳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51-57.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CWS)药膜并考察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N-CWS为模型药物,壳聚糖、聚乙烯醇为成膜材料,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N-CWS药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万能试验机对药膜性能进行表征;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膜中D-阿拉伯糖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150 mm×4.6 mm, 5 μm)色谱柱,以50 mmol·L-1(pH 7.0)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0∶2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 ℃。结果:当壳聚糖与聚乙烯醇质量比为3∶2,膜材与甘油质量比为1∶2时,断裂拉伸应变为136.67%,拉伸应力为2.47 mPa。扫描电镜观察到N-CWS主要分布在膜的底面,呈不对称分布;制备的药膜中D-阿拉伯糖在1.1~22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测得3批次药膜中D-阿拉伯糖分别为(0.988±0.041)mg·g-1、(1.035±0.049)mg·g-1、(1.088±0.046) mg·g-1结论:N-CWS药膜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快速,本研究可为N-CWS的新剂型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 代谢分析
  • 宋玉晨, 宫晓, 易欢, 张颖, 郭春莉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58-67.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托伐他汀及2个活性相关的羟基他汀酸代谢物和3个毒性相关的他汀内酯型代谢物的浓度,并应用于健康人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患者血药浓度分析。方法:血浆样本酸化后通过蛋白沉淀法处理。液相色谱分离采用Zorbarx SB-C18(50 mm×2.1 mm,5 μm)色谱柱,以含0.05%甲酸的甲醇-乙腈(1∶1)和水-甲醇-乙腈(9∶0.5∶0.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扫描;检测离子对m/z分别为阿托伐他汀559.3→440.2、邻羟基阿托伐他汀酸(2-HAT)和对羟基阿托伐他汀酸(4-HAT)575.1→440.3、阿托伐他汀内酯(ATL)540.9→448.2、邻羟基阿托伐他汀内酯(2-HATL)和对羟基阿托伐他汀内酯(4-HATL)557.2→448.2及内标匹伐他汀422.2→290.0。对分析方法进行全面验证后检测健康受试者及临床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后血浆样品,分析阿托伐他汀和5个代谢产物的药代代动力学特征。结果:阿托伐他汀及其代谢物浓度在0.1~25 n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及准确度的RE均<15%,各种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健康受试者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后,阿托伐他汀、2-HAT、4-HAT、ATL、2-HATL和4-HATL的Cmax均值分别为11.48、4.71、0.28、1.71、2.52和2.31 nmol·L-1;AUC0-∞均值分别为87.31、58.79、8.60、28.75、45.76、31.49 nmol·h·L-1; t1/2均值分别为7.96、7.93、19.58、8.76、8.98和21.37 h。患者服药12 h后阿托伐他汀、2-HAT、4-HAT、ATL、2-HATL和4-HATL的血药浓度分别为(4.16±1.31) nmol·L-1、(2.65±1.33) nmol·L-1、(1.15±1.16) nmol·L-1、(2.96±1.83) nmol·L-1、(4.27±2.00) nmol·L-1和(3.70±1.74) nmol·L-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人血浆中阿托伐他汀及5个代谢物同时定量检测方法准确、快捷、灵敏、稳定,可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毒性相关内酯型代谢物具有较高暴露水平,需关注可能带来的副反应风险。
  • 王医成, 贺康, 彭静波, 饶泰, 陈尧, 郭莹, 谭志荣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68-7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测定人EDTA抗凝血浆中维格列汀的浓度,并将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稳定同位素标记13C-15N-维格列汀为内标,血浆样品用乙腈进行蛋白沉淀处理,采用Hypurity C18(150 mm×2.1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40 ℃,进样量2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维格列汀监测离子对m/z 304.3→154.2,内标监测离子对m/z 310.3→160.3。考察其专属性、标准曲线、定量限、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并使用该方法对健康受试者的血浆维格列汀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血浆中维格列汀质量浓度在1.11~534.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4个浓度水平的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在0.9%~8.5%,准确度在99.8%~109.3%。低浓度血浆样品室温放置0.5、1、2 h的准确度分别为92.0%、87.6%、71.2%,冰上放置0.5、1、2 h的准确度分别为102.0%、94.5%、86.6%,该结果提示维格列汀在血浆中可能存在不稳定现象。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以及其他稳定性结果等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相关要求。8例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t1/2为(1.49±0.37) h,tmax为(2.06±1.11) h,Cmax为(290.94±100.36) ng·mL-1,AUC0-24 h为(1 343.46±186.89) ng·h·mL-1,AUC0-∞为(1 351.31±188.79) ng·h·mL-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成功应用于8名健康受试者空腹口服给药50 mg维格列汀片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用于人体药动学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
  • 李辉, 郭萱, 侯哲, 刘东阳, 董静, 杭太俊, 张雷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76-88.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LC-MS/MS方法测定中国孕妇胎盘中地塞米松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的丰度数据。方法:采用Shim-pack GISS-HP C18(100 mm×2.1 mm, 1.9 μm)色谱柱,柱前由0.2%甲酸-水(A)和0.2%甲酸-乙腈(B)组成的流动相,以0.2 mL·min-1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后以0.1 mL·min-1的流速加入0.5%乙二醇-乙腈(流动相C),采用ESI源正离子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并对中国孕妇孕晚期胎盘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细胞色素P450 3A4酶(CYP3A4)和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建立的LC-MS/MS分析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 nmol·L-1(r>0.999);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于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学验证的要求(RSD≤15%),稳定性结果显示样品稳定性良好。11β-HSD2、11β-HSD1、CYP3A4和P-gp的蛋白丰度分别为(84.46±59.97) pmol·g-1、(11.44±3.73) pmol·g-1、 (8.83±2.78) pmol·g-1和(7.94±4.10) pmol·g-1。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在胎盘不同部位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但中国人胎盘P-gp的丰度(7.94±4.10) pmol·g-1和白人(4.41±2.46) pmol·g-1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C-MS/MS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测人类胎盘中地塞米松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的丰度值。
  • 安全监测
  • AbbosovaZokirjonovnaDiyorakhon, 王李杰, 陆宇婷, 宋敏, 杭太俊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89-10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2D-LC-Q TOF/MS),鉴定喷昔洛韦乳膏有关物质的结构。方法:采用ODS(250 mm×4.6 mm, 5 μm)色谱柱,以0.15%甲酸10 mmol·L-1甲酸铵缓冲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一维梯度洗脱,对喷昔洛韦乳膏及其依照ICH原则强制降解样品的有关物质进行分离,并分别富集各有关物质;再采用Phenomenex Luna SCX(250 mm×4.6 mm, 5 μm)色谱柱,以0.1%甲酸20 mmol·L-1甲酸铵缓冲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二维梯度洗脱,实现各有关物质与喷昔洛韦乳膏基质的良好分离。利用电喷雾正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高分辨测定各有关物质母离子及其子离子的准确质量和元素组成,并解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在所建立的2D-LC-Q TOF/MS分析条件下,喷昔洛韦与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检测出喷昔洛韦乳膏及其强制降解样品中21个主要有关物质。根据其色谱保留行为、光谱特征、质谱特征及与其他核苷类药物已知有关物质的差异,结合合成和制剂工艺路线分析,可鉴定出它们的结构,它们均为首次被鉴定出的有关物质。结论:研究结果为喷昔洛韦乳膏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 李萍, 张凤妹, 周萍, 曹粤锋, 王建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01-108.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检测利伐沙班中基因毒性杂质(S)-5-氯-N-(3-氯-2-羟丙基)噻吩-2-酰胺和4-(3-氧代-4-吗啉基)硝基苯的方法,系统考察影响杂质分离和质谱响应的因素。方法:采用ZORBAX SB-C18(150 mm×2.1 mm, 3.5 μm)色谱柱,以10 mmol·L-1甲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电喷雾正离子化MRM检测。结果:(S)-5-氯-N-(3-氯-2-羟丙基)噻吩-2-酰胺和4-(3-氧代-4-吗啉基)硝基苯质量浓度分别在0.008~3.4 ng·mL-1和0.2~3.4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9%和98.9%,RSD分别为0.94%和0.68%;定量限分别为0.008 ng·mL-1和0.2 ng·mL-1;15批利伐沙班样品中基因毒性杂质残留量检测结果均远低于限度值。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检测和控制利伐沙班中痕量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
  • 叶秀金, 胡淑君, 陈英, 王淼, 李艺, 王彩媚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09-11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PDSP)中基因杂质氯丙醇检测方法。方法: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采用Agilent VF-WAX毛细管色谱柱,柱温为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80 ℃,保持8 min,再以35 ℃·min-1的速率升至220 ℃,保持5 min),流速2 mL·min-1,进样口温度200 ℃,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 μL。检测器为电子轰击源(EI)质谱检测器,离子源温度为230 ℃,检测模式为选择性离子监测(SIM),1-氯-2-丙醇定性离子的m/z为45、43、79、81,定量离子的m/z为79,2-氯-1-丙醇定性离子的m/z为58、62、63、64、65,定量离子的m/z为62。结果:1-氯-2-丙醇质量浓度在20.04~1 002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回收率为93.7%~117.1%;9批样品检测出氯丙醇含量范围为0.000 006%~0.000 08%。结论: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HPDSP中基因杂质氯丙醇的测定。
  • 李宣, 黄敏文, 施海蔚, 胡楠, 周杰, 杭太俊, 袁耀佐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16-12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二维液质联用方法确定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杂质的结构及来源,进而用于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方法:一维系统:采用Acquity UPLC® Peptide CSH C18(15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7.8 g·L-1磷酸二氢钠,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乙腈(19∶1)为流动相A,磷酸盐缓冲液-乙腈(1∶1)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 ℃;二维系统:采用Acquity BEH C18柱(5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甲酸铵(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40 ℃,检测波长210 nm。质谱检测器采用ESI源,负离子扫描模式。结果:采用2D-LC-Q TOF MS法,推定了CMS中55个杂质的结构,并推测其主要来源为多黏菌素E1-I、多黏菌素E1-7MOA、多黏菌素E3及多黏菌素E6。结论:利用二维液质联用技术推定CMS中杂质峰的结构及来源,并用来评价不同厂家、生产工艺的原料药中杂质含量变化,有利于改进生产工艺,从源头控制药物质量。
  • 王春, 张素珍, 陶鸿珠, 彭亚, 赵斌锋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26-133.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米沙坦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8(150 mm×4.6 mm,3.5 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3.0)-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30 nm。结果:替米沙坦与9种已知杂质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均>1.5,定量限均<40 ng·mL-1,检测限均<10 ng·mL-1。替米沙坦及各杂质质量浓度在30~6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杂质Ⅰ~杂质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8%、99.8%、97.5%、99.2%、99.8%、98.3%、98.4%、99.2%、99.7%,RSD均<2.0%。改变流速、柱温、波长、流动相比例及pH后,对有关物质的检测结果无影响。3批替米沙坦中最大单杂含量均为0.02%,杂质总量<0.10%。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精密,准确度高,可用于替米沙坦原料药有关物质的测定。
  • 石岩, 李宁, 魏锋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34-143.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使用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REIMS)指纹图谱与机器学习相关技术对不同形态的浙贝母和湖北贝母进行预测和判别。方法:通过干法灼烧使样品组分形成气溶胶,引入REIMS中,质谱扫描范围m/z 50~1 200,扫描模式为灵敏模式,扫描时间为0.2 s。正离子模式采集,数据记录为continuum模式,测得样品的REIMS指纹图谱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到数据分布的基本情况,最后建立逻辑回归模型,模型惩罚项参数选择岭回归(l2),优化算法选择拟牛顿法(lbfgs)。结果:测得样品的REIMS指纹图谱具有品种差异的特征性,逻辑回归模型交叉验证和测试集验证准确率均达到1.0,可以准确预测和判别样品的品种。结论:REIMS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在中药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质量分析
  • 周德来, 王苗, 冯金梁, 赵鲲鹏, 李运, 程显隆, 杨扶德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44-157.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不同栽培年限甘草中的代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寻找其差异代谢物,探究甘草体内代谢物的累积规律。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1,柱温40 ℃,进样量4 μL;质谱采用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样品质谱信号采集,基于自建二级质谱数据库对不同年限甘草体内的代谢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聚类热图分析等手段对不同年限甘草的代谢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1)从不同年限甘草样品共检测到1 038个代谢物,其中一年生与二年生甘草间存在201个差异代谢物,125个上调,76个下调;二年生与三年生之间存在223个差异代谢物,64个上调,159个下调;一年生与三年生之间存在185个差异代谢物,59个上调,126个下调;发现一年生甘草特有代谢物4个,二年生6个,三年生1个。(2)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按照积累趋势不同将差异代谢物进行分类,发现大多数黄酮、酚酸、萜、木脂素及香豆素等类代谢物在二年生甘草中达到峰值,大多数生物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类代谢物在一年生甘草中达到峰值,一部分黄酮、酚酸等类代谢物在三年生甘草中达到峰值,提示甘草体内代谢物含量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3)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注释得到160个差异代谢物,黄酮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是其中占比较多的差异代谢物。不同对比组间共富集到79条差异代谢通路,其中极显著富集的差异代谢通路(P<0.01)6条,显著富集的通路(P<0.05)23条,参与上述通路的化合物在不同年限对比中的分布与富集前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阐明了不同生长年限甘草代谢组分间的差异,并通过差异代谢物进一步分析了可能造成差异的代谢通路,为甘草采收年限的确定及品质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吴健美, 张婷婷, 李静, 陈捷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58-167.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氯胺酮、去甲氯胺酮、氟胺酮3个苯环利定类物质毛发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和规律,分析不同制备条件和贮存条件对毛发质控样品的性能影响。方法:通过比较空白毛发(不含氯胺酮、去甲氯胺酮和氟胺酮的毛发)浸泡在不同种类的浸泡溶剂、不同目标物(氯胺酮、去甲氯胺酮、氟胺酮)浓度、不同酸度的浸泡试液和不同空白毛发浸泡量等条件下制备的毛发质控样品中目标物含量,系统分析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毛发质控样品性能的影响,并按照研究规律采用乙腈-DMSO(1∶1,含0.02 mol·L-1盐酸)为浸泡溶液,将空白毛发浸泡不同时间段制备含量覆盖面较广的毛发质控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应用BEH C18(100 mm×2.1 mm, 1.7 μm)色谱柱,在柱温40 ℃,以0.1%(v/v)甲酸水溶液(A)-0.1%(v/v)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9 min,5%B→100%B;9~11 min,100%B;11~11.1 min,100%B→5%B;11.1~13 min,5%B),流速0.4 mL·min-1,进样量1 μL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毛发质控样品中目标物含量。同时考察了1 cm段和粉末(冷冻研磨)2种状态毛发质控样品的均匀性、不同贮存条件下(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短期和长期稳定性。结果:确定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氯胺酮等3种苯环利定类物质毛发质控样品的影响规律,发现浸泡溶液种类、浓度、酸度对毛发质控样品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浸泡量因素对空白毛发几乎没有影响。制备的高、中、低含量的氯胺酮等3种物质的毛发质控样品,在1 cm段状态和粉末状态下均有较好的均匀性,按照F检验法计算各样品的F值均<F0.05(查表)(即3.02);且样品均较为稳定,在室温、冷藏或冷冻条件下贮存6个月期间监测各样品中目标物的含量,RSD均<12%,按照t检验法计算各目标物的t值均<t0.05(4)查表(即2.131 8)。结论:本研究为相关毛发质控样品的制备条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数据,为后续毛发质控样品的制备和贮存条件提供参考。
  • 刘静, 刘阳, 戴忠,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68-173.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制标定百合(卷丹)配方颗粒标准项下首批中药化学对照品2-乙酰王百合苷A。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库仑法、炽灼残渣法等分析技术进行纯度分析、有关物质测定及其他理化参数考察,在此基础上采用质量平衡法进行定值,同时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加以佐证。结果:首批中药化学对照品结构鉴定为2-乙酰王百合苷A,经SciFinder检索确定为新化合物,质量平衡法定值结果为99.31%,核磁共振波谱定量法测定结果为100.06%(n=3),RSD为0.47%。结论:首批中药化学对照品2-乙酰王百合苷A的研制标定保障了百合(卷丹)配方颗粒标准的实施。
  • 快速分析
  • 柯童炜, 骆骄阳, 秦家安, 王玉丹, 罗雅雯, 何春娇, 秦旭华, 杨美华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1): 174-184.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自制的扑草净抗原和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快速检测中药材、饮片中三嗪类除草剂扑草净残留的免疫层析方法。方法:确定了抗体偶联量为7 μg,稀释液配制条件为含1%OVA,0.1% Tween-80的0.1 mol·L-1 PBS优化条件,并采用T线划线浓度为0.05 mg·mL-1,C线划线浓度为0.5 mg·mL-1的湿法试纸条,提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灵敏度,降低不同用药部位中药的基质效应,并进行大批量中药材检测。结果:试纸条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 ng·mL-1,实际样品检出限可达到0.1 mg·kg-1,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陈皮、蒲公英、三七、金银花等中药材中40种不同部位扑草净残留检测。对10批西洋参、5批山药、12批三七、5批黄芪、3批沙参、4批牛膝、14批菊花、9批生姜、6批菟丝子进行了实际样品快速检测,均未检出扑草净残留。结论:本方法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前处理简便,操作简单,推广性强,可作为现场快速筛查扑草净残留的有效手段,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该研究为开发多种中药材的农残快速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