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30
  

  • 全选
    |
    综述专论
  • 牛可歆, 廉洁, 赵霞, 宋树强, 苏雪, 肖楠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553-561.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违禁药物以微量、痕量甚至超痕量的水平,广泛分布于生物、食品、环境和药物等复杂基质,可能会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毒品滥用等问题,违禁药物分析是公共安全领域一直以来的关注焦点。固相萃取是分析复杂基质中违禁药物常用的前处理技术,但萃取痕量级别违禁药物时,易出现样品利用率低、萃取灵敏度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公共安全领域灵敏快速的分析需求。为此,具有强大尺寸优势的纳米纤维、纳米颗粒等材料,用于固相萃取技术的开发和创新。静电纺丝技术是连续、大量生产纳米纤维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材料多样、纤维尺寸可控等优势,现已广泛用于分析萃取领域。静电纺丝技术经历了从采用单一聚合物纺丝,到多种聚合物混纺、添加功能材料的纳米颗粒修饰等发展,制备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机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均逐渐提升,拓宽了该技术在违禁药物分析中的适用范围。目前,静电纺丝技术在违禁药物固相萃取中的应用仍属起步阶段,本文系统地综述了静电纺丝在传统固相萃取、微型化固相萃取和分散固相萃取中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以期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朱容蝶, 耿颖, 杜颖, 谭德讲, 陈华, 邱志均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562-566.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方法变更作为方法全生命周期中的一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产品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3R和环境保护以及降低成本等要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参考国内外对方法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从方法学角度对方法变更进行系统的类别划分,并对不同方法变更类型间的差异和对变更后方法的评价标准和实施方式进行探讨。
  • 成分分析
  • 孙帅, 王相, 高乐, 谢文超, 刘宸男, 牛丽颖, 王鑫国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567-576.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UPLC-MS/MS同时测定红五参胶囊中11个成分(咖啡酸、阿福豆苷、没食子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红景天苷、紫丁香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d)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GIST C18(100 mm×2.1 mm,2 μm)色谱柱,以乙腈-0.1%乙酸-1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为1 μL;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正负离子检测。结果: 11个成分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9 0;精密度RSD均<3%;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RSD值均<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101.5%,RSD≤3.7%。10批红五参胶囊中咖啡酸、阿福豆苷、没食子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红景天苷、紫丁香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d含量分别为0.010~0.013、0.000 7~0.001 4、0.035~0.038、0.312~0.315、0.413~0.417、0.411~0.416、4.355~4.358、0.030~0.032、0.993~0.999、1.120~1.124、2.536~2.538 mg·g-1结论: 本方法准确灵敏,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红五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 陈真, 谢静, 石峰, 咸瑞卿, 巩丽萍, 杭宝建, 由鹏飞, 陈晓, 张冬梅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577-584.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蒙脱石及其制剂中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及氧化镁3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稀硝酸-氢氟酸-饱和硼酸溶液二次微波消解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优化建立以铑(103Rh)为内标可同时测定蒙脱石中铝(27Al)、硅(28Si)及镁(24Mg)3个元素的分析方法,并分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中EDTA容量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马弗炉炽灼燃烧法测定二氧化硅,美国药典偏硼酸锂熔融样品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建立的蒙脱石测定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及氧化镁含量分析方法,铝(Al)和硅(Si)的线性均在25~300 ng·mL-1,镁(Mg)的线性在20~240 ng·mL-1,r≥0.999;Al、Si、Mg的检测限依次为0.49、1.30、0.71 ng·mL-1,各剂型的平均回收率依次在99.7%~100.6%、99.9%~101.2%、99.8%~101.2%,重复性RSD(n=6)依次为0.3%~1.3%、0.4%~1.2%、0.4%~1.0%。采用新建方法和原标准方法分别测得蒙脱石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依次为2.3%~2.4%、2.0%~2.2%,二氧化硅的含量依次为58.7%~61.5%、55.3%~59.4%,氧化镁的含量依次为15.9%~20.6%、14.6%~19.4%,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本文采用的二次微波消解与ICP-MS联用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蒙脱石原料及制剂的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及氧化镁含量测定。
  • 李莎莎, 李雅娟, 王晓婷, 毛阿娟, 李凡, 李芳, 张红, 王卫锋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585-593.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太白茶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法对太白茶中的特征峰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 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建立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化学成分分析选用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技术,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 1.7 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 ℃;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扫描,扫描范围m/z 80~1 200。结果: 建立的太白茶特征指纹图谱中,标定共有峰8个,10批太白茶药材相似度均≥0.9,各批次之间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均<0.5%。对8个共有峰中的4个峰进行了结构指认,依次为鳞片衣酸、羊角衣酸、thamnoliadepsides B、坝巴酸。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专属性好,结合UHPLC-Q-Exactive Focus-MS/MS的定性分析,可用于太白茶药材的整体质量综合评价。
  • 代谢分析
  • 张熊莉, 夏涛, 郑林, 迟明艳, 李月婷, 巩仔鹏, 金阳, 刘亭, 黄勇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594-60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黑骨藤在正常及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对黑骨藤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AA大鼠模型;运用UPLC-Q TOF MSE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0.01%甲酸水-0.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对正常和AA模型大鼠灌服黑骨藤提取物后的血浆、尿液和粪便进行分析。结果: 在正常大鼠体内和AA模型大鼠体内分别检测到2、3个原型成分,32、35个代谢产物,代谢途径主要包括单咖啡酰基奎宁酸还原、甲基化、开环裂解、葡萄糖醛酸化,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还原、甲基化、乙酰化、异构化、硫酸酯化、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 AA模型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比正常大鼠更具多样性,RA疾病状态可能会影响黑骨藤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 赵楠, 周国梁, 黎书和, 张旭东, 田元, 关力畅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03-609.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检测毛发中右美沙芬及其代谢物去甲右美沙芬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 用含内标双苯戊二氨酯(SKF525A)的甲醇溶液提取含有右美沙芬及其代谢物的毛发,经0.22 μm微孔有机滤膜过滤,UPLC-MS/MS检测。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超高液相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0.2%甲酸(10 mmol·L-1甲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为室温。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模式检测。结果: 右美沙芬和去甲右美沙芬质量浓度均在1~100 ng·mL-1范围内线性响应良好,线性方程分别为Y=1.349 49X-0.020 80 (r=0.998 8)和Y=0.775 10X-0.013 87 (r=0.999 1),检测限和定量限均分别为0.01 ng·mL-1和0.025 ng·mL-1,平均回收率在97.0%~104.8%,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在1.5%~3.9%和2.1%~5.5%。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案例,结果在6例右美沙芬滥用者毛发中均检测出右美沙芬及其代谢物去甲右美沙芬。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毛发中右美沙芬及其代谢物去甲右美沙芬的检测。
  • 安全监测
  • 车爽, 周军, 杨文志, 李晓航, 赵晨, 郑新元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10-619.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高分辨质谱及组学分析技术分析狭叶番泻叶及耳叶番泻叶化学成分差异,并建立狭叶番泻叶中掺伪耳叶番泻叶的快速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 TOF MS),分别采集13批狭叶番泻叶和9批耳叶番泻叶的正谱和负谱MSE数据。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柱温30 ℃,以乙腈(A)-1%乙酸(B)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进样体积1 μL;采集质量范围为m/z 50~1 200。运用组学分析软件QI对狭叶番泻叶和耳叶番泻叶负谱数据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7个耳叶番泻叶特征性成分,并对其中的1个主要特征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进一步以主要特征性成分为指标性成分建立了快速检查狭叶番泻叶中掺伪耳叶番泻叶的UPLC方法,并应用于27批狭叶番泻叶样品及3批自制阳性样品的测定。结果: 狭叶番泻叶和耳叶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差异显著,经鉴定耳叶番泻叶中特有成分为kaempferol 3-O-(2”-O-apiofuranosyl) rutinoside。在狭叶番泻叶中掺伪耳叶番泻叶的UPLC检查方法中,该特有成分的精密度(RSD=1.3%)、重复性(RSD=1.3%)和稳定性(RSD=0.58%)均符合要求。27批狭叶番泻叶样品中23批未检出kaempferol 3-O-(2”-O-apiofuranosyl)rutinoside;4批狭叶番泻叶样品及3批自制阳性样品中检出kaempferol 3-O-(2”-O-apiofuranosyl)rutinoside。结论: 本研究应用UPLC-Q TOF MS技术结合OPLS-DA分析方法成功将狭叶番泻叶和耳叶番泻叶进行了区分,分离并鉴定出耳叶番泻叶的主要特征性成分,并建立了快速筛查狭叶番泻叶中掺伪耳叶番泻叶的UPLC方法,为狭叶番泻叶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了依据,为中药材掺伪鉴别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 刘岩庭, 陈在敏, 王勇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20-627.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正红花油中血竭掺伪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7,4’-二羟基黄酮为指标建立薄层色谱(TLC)法,快速筛查正红花油中掺伪的龙血竭。TLC筛查出可疑样品,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进行确证并定量分析,采用SuperLu C18(2)(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柱温25 ℃,选择m/z 253.1→117.1(定量)和m/z 253.1→91.0(定性)作为7,4’-二羟基黄酮检测离子对。结果: TLC方法专属性、耐用性良好。采用UPLC-MS/MS法,7,4’-二羟基黄酮质量浓度在0.470~37.58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加样平均回收率(n=6)为96.1%,RSD为3.2%。对30批正红花油进行薄层初筛,结果有24批疑似检出7,4’-二羟基黄酮。疑似样品通过UPLC-MS/MS验证,有24批正红花油超出拟定的限度,验证结果与TLC方法一致。结论: 本方法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正红花油中掺伪龙血竭筛查与分析。
  • 陈娟, 焦阳, 汪冰, 王琳, 薛菲, 解盈盈, 闫庆康, 李向, 林永强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28-636.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结合化学计量学对蟾皮区别于蟾酥的差异成分进行研究和应用。方法: 采用Waters Atlantis T3(150 mm×2.1 mm,3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 ℃,选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得到候选差异离子,通过Xcalibur 3.0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差异离子的二级碎片信息,再使用AB SCIEX 6500三重四极杆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候选差异离子进行专属性验证,应用专属性良好的离子对建立蟾酥中掺伪蟾皮的鉴别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经查找验证,共找到5个可用于识别蟾皮的差异离子对(m/z: 377.5→243.2,172.1;330.4→170.9,127.0;313.4→201.2,171.0;452.4→280.2,298.2;614.7→332.4,281.3),应用差异离子信息建立了蟾酥中蟾皮的检查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考察结果表明,所建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耐用性,各离子对在一定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 7,精密度试验RSD为1.3%~4.1%,重复性试验RSD为1.3%~3.2%,依据上述方法对5批蟾酥市场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有2批样品出现蟾皮成分但未超出拟定的5%掺伪上限。结论: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将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和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快速寻找差异信息的方法,并应用差异信息建立了蟾酥中掺伪蟾皮的检查方法。
  • 沈好文, 肖梦晴, 孟海涛, 冷向阳, 严方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37-648.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运用拟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胶塞中的可提取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方法: 以水、pH 2.6磷酸盐缓冲液、pH 9.18磷酸盐缓冲液、15%乙醇溶液分别对6种胶塞进行提取,制备质量控制(QC)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采用LC-30A超高效液相色谱仪-Q TOF-9030质谱ESI+/ESI-模式检测,使用Waters Acquity BEH C8/HSS T3色谱柱,以含0.1%甲酸的水-含0.1%甲酸的乙腈/含0.05%碳酸氢铵的水-含0.05%碳酸氢铵和5%水的甲醇作为流动相,运用TOF MS-和MS/MS DDA扫描模式对QC溶液进行检测。用MSConvert及MRM-Ion_Pair_Finder软件处理QC溶液的扫描结果,获得MRM参数。用Exion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Qtrap6500+质谱ESI+/ESI-模式检测,流动相和色谱柱同前,运用Scheduled-MRM扫描模式对提取液进行检测。结果: 对1 399个未知物和116个已知物进行了分析,按提取液分类,发现pH 9.18磷酸盐缓冲液和15%乙醇溶液能提取出较多的化合物,找出了27个在不同提取液中差异较大的化合物;按胶塞分类,通过25个差异物,判断了不同胶塞的亲缘关系。结论: 本研究对6种胶塞在4种提取物下的提取结果进行了分析。在不同的提取条件下,提取物之间存在差异。针对这些重点差异物可以专门制定分析方法进行质控跟踪研究,以确保药物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同时也分析了不同胶塞中的差异物,可以用来对未知胶塞样本进行大致的类别判断。
  • 张文静, 李海燕, 王晓伟, 王海波, 李向阳, 李桂本, 张红伟, 耿怡玮, 杨元, 石岩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49-66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气相色谱和化学计量学技术为化学分析和数据分析手段,研究艾叶及其混伪品蒙古蒿叶的鉴别方法及化学成分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Agilent HP-5 19091J(30 m×0.32 mm,0.25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使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行检测,建立了气相色谱化学分析方法,指认了其中21个化学成分,使用该法对29批样品进行测定。采用化学计量学相关技术对色谱数据进行相似度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 色谱峰峰20(母菊薁)、峰3(桉油精)和峰19[(1S,8aα)-十氢-1,4aβ-二甲基-7β-异丙烯基-1-萘酚]是艾叶与蒙古蒿叶的差异特征色谱峰(化学成分),艾叶和蒙古蒿叶样品的峰3与峰20峰面积比值范围分别为54.50~348.39和0.16~0.87,峰19与峰20峰面积比值范围分别为18.55~128.46和0.01~0.14,正品与混伪品之间有巨大差异,可用于艾叶与蒙古蒿叶的鉴别。结论: 本研究得出的艾叶与蒙古蒿叶的差异特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规律对艾叶及相关药品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秦玺, 胡金盼, 李永红, 史新昌, 丁有学, 毕华, 韩春梅, 郑红梅, 饶春明, 梁成罡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63-67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制首批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溶瘤活性测定国家标准品。方法: 按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相关要求,分别进行HSV-1溶瘤活性测定液体标准品和冻干标准品的制备和质量检测,并使用热加速试验进行稳定性考察,以U-2 OS细胞/CCK-8法分别在3家实验室对标准品的溶瘤活性进行协作标定。对比研究液体标准品和冻干标准品,选择其中更为适用的1种作为国家标准品。结果: 制备的2种HSV-1溶瘤活性测定标准品的质量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其中冻干标准品水分含量为1.09%,分装精度为0.15%。稳定性试验结果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初步预测液体标准品溶瘤活性在-70 ℃下降低10%需7.7年;冻干标准品溶瘤活性在-70 ℃下降低10%需6.1×105年,其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3个实验室协作标定进行了共21次测定,液体标准品的溶瘤活性值几何均数为7.08×104 U·mL-1,冻干标准品的溶瘤活性值几何均数为1.82×104 U·支-1。HSV-1标准品原液在冻干后溶瘤活性由7.08×104 U·mL-1下降至3.03×104 U·mL-1,但因其溶瘤活性在预稀释100倍后仍然出现良好的S型量效关系曲线,并不影响它作为标准品使用的要求。将液体标准品作为样品,用冻干标准品作为标准品进行校准后,3家实验室结果的几何变异系数(GCV)由64.4%下降到29.2%,实验的精密度得到较大提高。结论: 该批HSV-1溶瘤活性测定冻干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与液体标准品相比更适合作为国家标准品使用,其溶瘤活性赋值为1.82×104 U·支-1
  • 刘萍, 范俊沛, 顾建琴, 孙杰, 窦秀秀, 唐黎明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71-677.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定缩宫素原料药中7个杂质的有关物质含量并对其限度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进行测定。采用Waters Xbridge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5.4)-乙腈(90∶1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1,柱温32 ℃,检测波长220 nm,进样量100 μL。绘制缩宫素和杂质Ac-缩宫素、[Glu4]缩宫素、[+Gly10]缩宫素、缩宫素[-NH2]、[trisulfide]缩宫素、[cis-dimer]缩宫素和[trans-dimer]缩宫素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7个杂质相对于缩宫素的校正因子,测定3批缩宫素原料药中各杂质含量,并与杂质对照品外标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个缩宫素杂质的定量限在2.75~5.66 ng,检测限在1.38~2.83 ng。各杂质质量浓度在0.03~3.40 μg·mL-1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均呈良好线性(r>0.999)。相对于缩宫素,Ac-缩宫素、[Glu4]缩宫素和缩宫素[-NH2]的校正因子为1.1,[+Gly10]缩宫素的校正因子为1.2,[trisulfide]缩宫素的校正因子为0.9,[cis-dimer]缩宫素和[trans-dimer]缩宫素的校正因子为1.3。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得3批缩宫素原料药中杂质Ac-缩宫素的含量分别为0.96%、0.93%和1.01%;杂质[Glu4]缩宫素的含量分别为0.07%、0.06%和0.08%;杂质[+Gly10]缩宫素的含量分别为0.07%、0.04%和0.04%;杂质缩宫素[-NH2]的含量分别为0.09%、0.05%和0.07%;杂质[trans-dimer]缩宫素的含量分别为0.27%、0.18%和0.22%。其他单个最大杂质含量为0.18%~0.19%,总杂质含量为1.88%~2.06%。比较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和外标法测得的结果,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能准确、有效地测定缩宫素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 周文超, 张雪莲, 郭树华, 马琳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78-688.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抗体制剂乳光现象与分子粒径、纯度及聚集倾向性的相关性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多种抗体的乳光现象,其中包含不同浓度、pH/缓冲盐及辅料对乳光现象的影响,以及温度、光照、反复冻融及振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乳光现象与分子粒径、纯度(聚集体)、扩散相互作用指数(KD)及聚集温度(Tagg)之间的关联。结果: 抗体制剂乳光与分子粒径大小呈正相关,乳光程度的加深表明分子粒径有所增加且分子聚集倾向性增加,如C分子在高温条件下,乳光现象明显加深,浊度由3.3 NTU变为13.6 NTU,粒径由13.1 nm变为40.6 nm,KD由正变负,Tagg由59.6 ℃变为50 ℃以下。结论: 缓冲体系、pH及辅料等处方因素,以及温度等条件均会影响抗体制剂的乳光特性,乳光程度增加,预示制剂稳定性降低,更容易发生聚集。本研究为抗体药物制剂生产中乳光的检测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 质量分析
  • 曹桂云, 庄雪松, 宁波, 刘羽康, 王全军, 刘兴村, 林永强, 崔伟亮, 张风超, 刘子夜, 孟兆青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689-704.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特征图谱、一测多评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相结合的茵陈【茵陈蒿(绵茵陈)】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利用制备的15批茵陈【茵陈蒿(绵茵陈)】标准汤剂和3批配方颗粒建立了HPLC特征图谱,并对其中6个主要成分建立一测多评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cclaimTM RSLC 120 C18(100 mm×2.1 mm,2.2 μ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HCA)及主成分分析(PCA)。计算指标成分从饮片到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转移率。结果: 15批茵陈【茵陈蒿(绵茵陈)】标准汤剂和3批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相似度>0.85,共确定了8个共有峰。HCA、PCA的分析结果显示茵陈【茵陈蒿(绵茵陈)】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成分一致性较好。15批茵陈【茵陈蒿(绵茵陈)】标准汤剂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含量分别为1.87~5.23、7.44~15.26、2.85~8.18、3.05~6.14、0.99~3.93、3.23~10.38 mg·g-1,饮片到标准汤剂的转移率分别为23.85%~37.28%、19.57%~31.93%、28.15%~45.88%、22.34%~36.59%、16.64%~28.36%、21.81%~39.19%。茵陈【茵陈蒿(绵茵陈)】配方颗粒指标成分含量、转移率与标准汤剂接近。结论: 所建立所建指纹图谱及一测多评分析方法可用于茵陈【茵陈蒿(绵茵陈)】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及工艺研究。
  • 标准研讨
  • 鲍实, 赵亚萍, 曹全胜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705-713.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旋咪唑片的有关物质及含量。方法: 有关物质检测采用Thermo Hypsil C18(100 mm×4.6 mm,3 μm)色谱柱,以0.75%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二异丙胺调节pH至7.0)-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含量测定采用InertSustain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0.75%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二异丙胺调节pH至7.0)-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均为1.0 mL·min-1,检测波长均为215 nm,进样体积均为10 μL。结果: 建立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能较好地分离盐酸左旋咪唑与5个已知杂质;已知杂质A、B、C、D、E质量浓度在10.87~25.37、11.62~27.10、12.38~28.90、30.89~72.07、12.41~28.95 μg·mL-1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校正因子分别为1.6、1.4、2.6、1.2、2.4,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1%、99.0%、98.6%、100.1%和99.9%,RSD分别为0.63%、0.79%、0.92%、0.96%、0.33%。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分离盐酸左旋咪唑与相邻杂质C;盐酸左旋咪唑质量浓度在0.101 4~0.304 3 mg·mL-1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盐酸左旋咪唑的平均回收率(n=9)为100.2%,RSD=0.52%;盐酸左旋咪唑的定量限与检测限分别为0.076 ng和0.030 ng。采用建立的方法实际测定5家企业生产的10批样品,总杂质量为0.05%~0.62%,含量为99.5%~104.3%。结论: 研究建立的盐酸左旋咪唑片的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的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盐酸左旋咪唑片中杂质的控制研究以及质量标准的提高。
  • 左甜甜, 刘永利, 金红宇, 李海亮, 刘芫汐, 于健东,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714-72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板蓝根中镉(Cd)和砷(As)的残留量进行测定,探索靶器官毒性剂量法在评估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联合暴露风险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板蓝根中Cd和As的残留量监测数据,计算其暴露量。采用危害指数(HI)法对Cd和As联合暴露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筛查。进一步针对不同毒理学终点,采用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法,对Cd和As的累积风险进行更加精确的评估。结果: 29批板蓝根中Cd的合格率为100%,5批As的含量超过限量标准。HI法的初步评估结果表明,5批板蓝根中As的危害商(HQ)值高于1。TTD法评估结果表明,对于作用终点心血管、血液、神经系统,5批板蓝根的HI值>1,健康风险需要被关注。结论: 本研究探索了中药材板蓝根中Cd和As的累积风险评估方法,为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方法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为制定更加科学的限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 周怡, 金薇, 杨永健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721-728.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液相色谱方法分离培哚普利叔丁胺及(±)-1”-差向-培哚普利叔丁胺(差向异构体),并对该差向异构体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Agilent Poroshell CS-C18(100 mm×3.0 mm, 2.7 μm)色谱柱,以0.15%庚烷磺酸钠溶液(磷酸调节pH 2.0)-乙腈/戊醇(217∶3)(82∶18)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柱温50 ℃,进样量2 μL,在215 nm波长处分离培哚普利及(±)-1”-差向-培哚普利。结果: 培哚普利及(±)-1”-差向-培哚普利在25 min 内依次出峰,峰谷比和分离度满足测定要求。培哚普利叔丁胺及其差向异构体均在2~2 0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限(S/N约10)和检测限(S/N约3)均分别约为1.0 μg·mL-1和0.3 μg·mL-1。差向异构体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RSD=1.8%,n=9)。10批样品中(±)-1”差向-培哚普利叔丁胺含量均在0.025%~0.078%。结论: 建立的培哚普利叔丁胺中(±)-1”-差向-培哚普利叔丁胺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与现行药典收载色谱方法相比可极大缩短平衡与分离时间,提高分离效率和检测灵敏度,重现性好,可有效用于培哚普利叔丁胺的生产质量控制。
  • 快速分析
  • 马秋贺, 马玉贺, 李涛, 刘悦, 柴金军, 徐子强, 刘昂, 高丽君, 夏薇, 李明成, 曲永梅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4): 729-736.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酶促恒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 ERA)技术建立一种可快速定性鉴别道地药材天麻真伪的方法。方法: 遵循ERA引物设计原则,应用Oligo 7.0软件根据天麻及其常见伪品的ITS2基因组序列,筛选优化天麻ERA特异性引物,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天麻特异性PCR鉴别引物,通过对ERA、PCR反应体系的优化,最终确定ERA最佳反应时间为17 min,最适反应温度为40 ℃;PCR最优退火温度为57 ℃,循环为32次,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验证,并选取中药市场市售天麻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所设计的天麻ERA鉴别引物与其常见伪品间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重复性结果显示,3次重复性检测结果一致,未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该方法对天麻基因组DNA的灵敏度为1 pg·μL-1,比传统PCR灵敏性高;ERA技术能够用于天麻市售样品的快速鉴定,且检测结果与PCR方法相同。结论: 所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道地药材天麻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