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5-31
  

  • 全选
    |
    紫草类民族药材的品质评价研究专栏
  • 戴胜云, 刘杰, 袁苏宁, 连超杰, 乔菲, 昝珂, 过立农, 马双成, 郑健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740-749.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药品抽检工作是我国对药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为药品监管和标准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对 2015年和2022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完成的紫草品种的国家药品抽检工作进行总结,结果显示紫草的合格率由2015年的43.9%提高到87.5%,紫草合格率大幅度提升。2次全国性的紫草抽检,都反映了新疆紫草资源匮乏,内蒙紫草濒临枯竭,导致目前市场上的紫草饮片不合格样品占有率较高。2015年抽检的不合格样品的薄层鉴别斑点部分与合格样品一致,2022年抽检的不合格样品薄层鉴别与合格样品一致,但斑点的深浅程度与合格样品不一致,提示现在的不合格样品为掺伪样品,给紫草的质量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通过2次抽检工作的探索性研究初步认为,完善紫草药典标准,科学建立检验项目及加强质控体系建设对紫草监管有重要意义。
  • 刘杰, 戴胜云, 谷海媛, 乔菲, 连超杰, 过立农, 郑健, 马双成, 米加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750-75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研究进口紫草ITS2序列的特征,为市场紫草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与真伪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ITS2区域作为对进口紫草和紫草对照药材进行比较、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并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比较不同来源进口紫草的ITS2序列与紫草对照药材的异同。结果:39份进口紫草样品经限制性内切酶AluI酶切后,其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仅DH3在500 bp左右有条带,而在100~300 bp无条带,其余样品均在100~300 bp有2条或3条明显条带;进口紫草样品与紫草对照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比对,其中样品DH3与紫草对照药材的碱基差异最多,有15个碱基差异,样品F2与紫草对照药材的ITS2序列一致,其他进口紫草样品与紫草对照药材的碱基差异为1~9个碱基;从聚类结果中可以看出进口紫草样品DH3与其他进口紫草样品和紫草对照药材均明显区分,独自为一枝,而与紫草对照药材共同聚为一枝且支持率≥50%的样品共有14个。结论:选用ITS2区域,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比较了进口紫草与紫草对照药材ITS2序列的异同,为紫草药材及饮片的有效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为紫草药材的市场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 刘杰, 谷海媛, 戴胜云, 乔菲, 连超杰, 郑健, 加沙尔·斯哈克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756-76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理念设计并筛选出可用于高效扩增与鉴别紫草市场样品真伪的特异性引物。方法:针对新疆紫草的ITS序列和紫草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ITS2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巢式引物设计;比较ITS2通用引物PCR和巢式PCR对紫草药材基因组DNA的扩增效率;基于巢式引物直接扩增紫草基因组DNA,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于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变异位点覆盖情况对设计的紫草药材特异性引物进行评价。结果:经过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共选出11对引物进行合成;巢式PCR对紫草药材基因组DNA的扩增效率明显优于ITS2通用引物PCR;基于巢式引物直接扩增紫草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明显优于ITS2引物直接扩增紫草基因组DNA,且呈单一条带;确定AE-9S/AE-2A、AE-4S/AE-10A、AE-12S/10A、AE-29S/AE-29A共4对引物适用于紫草正伪品鉴定。结论:在DNA条形码鉴定和巢式PCR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4对可以用于有效区分药材市场中主流的新疆紫草和紫草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的特异性引物,为后续紫草药材及其他中药民族药品种的鉴定方法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 连超杰, 戴胜云, 刘杰, 过立农, 乔菲, 杨锐, 王会娟, 郑健, 刘杰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766-771.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量紫草的色泽,测定紫草中6个主要紫色素类成分(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异戊酰紫草素)的含量,研究新疆紫草色泽与6个主要紫色素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样品粉末的Lab值用于表征紫草的色泽。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了Lab颜色模型,是人类视觉的数字化描述,L值越大表示亮度越大,a值增大表示偏红减小表示偏绿,b值增大表示偏黄减小表示偏蓝;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紫色素类成分的含量,使用SPSS软件计算Lab值与6个主要紫色素含量的相关程度。结果:135批样品乙酰紫草素的含量为0.01%~3.39%,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含量为0.00%~1.95%,去氧紫草素含量为0.00%~0.23%,异丁酰紫草素含量为0.01%~1.13%,异戊酰紫草素含量为0.02%~2.88%,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含量为0.01%~2.17%。紫草药材的L(黑_白)色度值与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和异丁酰紫草素3个成分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在-0.138和-0.222之间;a(绿_红)色度值与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异戊酰阿卡宁的含量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在0.176和0.355之间;b(蓝-黄)色度值与乙酰紫草素、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异戊酰阿卡宁均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呈正相关,系数为0.290,与其余4个成分呈负相关,系数在-0.325和-0.633之间。结论:建议紫草(新疆紫草)的含量测定项修订为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不得少于0.30%并且异丁酰紫草素不得少于0.29%。
  • 刘杰, 戴胜云, 谷海媛, 乔菲, 连超杰, 过立农, 郑健, 马双成, 金晓敏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772-78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比较紫草市场药材正伪品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异同。方法:首先将24只清洁级雌性BLA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1(新疆紫草)组、A2(紫草非药典品)组,灌胃到达指定时间后,提取结肠内容物(粪便)、回肠内容物(粪便)、小肠内容物(粪便,除去回肠部位)用于肠道菌群分析;对提取的小鼠肠道内容物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混样和纯化,构建文库并上机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并去除其中的嵌合体序列后,得到最终的有效数据;对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并进行样本多样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A1、A2组均降低了小鼠结肠菌群多样性;在门水平上,A1组显著提高了小鼠小肠和回肠中Firmicutes的丰度,A1、A2组显著提高了小鼠结肠中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A1组显著提高了小鼠小肠中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A2组显著提高了小鼠回肠中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A1组提高了小鼠结肠中优势菌之一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A2组提高了结肠中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病原菌Alistipes主要存在于结肠中,A2实验组显著降低了小鼠结肠中Alistipes的相对丰度,而A1实验组则扶植了小鼠结肠中的Alistipes结论:根据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结果,紫草药材中药典收载品和市场混淆品2个实验组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不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索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黄瑞, 戴胜云, 吴东雪, 马晓军, 刘杰, 过立农, 道尔加拉, 敬松, 马双成, 郑健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783-79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新疆紫草野生品与栽培品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包括性状对比和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新疆紫草野生品与3个不同地区栽培品的差异性成分。方法:分别采集新疆紫草野生品与栽培品,对其性状进行对比;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0.05%甲酸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 nm,流速0.2 mL·min-1,对48批野生品和栽培品中的右旋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和异戊酰紫草素6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分析野生品和栽培品中的差异性成分。结果:新疆紫草野生品与栽培品在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3.4%~102.9%,RSD<3.0%,不同批次新疆紫草中6个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野生品中右旋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含量均明显高于栽培品,说明野生品与栽培品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建立的PCA模型可区分野生品和栽培品,且通过OPLS-DA确定了异丁酰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是野生品和栽培品中的2个差异性成分。结论:通过对比野生品和栽培品的木心大小、栓皮卷曲程度以及特异性气味,可对二者进行初步鉴别;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稳定可行;确定了新疆紫草野生品与3个不同地区栽培品的差异性成分,为新疆紫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为扩大紫草药源提供了思路。
  • 成分分析
  • 赵振霞, 耿韫, 雷蓉, 尹璇, 刘永利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796-80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菊降压胶囊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洋蓟素、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 8个成分的含量,并结合量值传递规律对菊花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28 nm。以上述8个成分的转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从饮片到提取液的量值传递分析。结果:8个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洋蓟素、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分别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3%~101.9%,RSD为0.066%~0.64%。3批山菊降压胶囊样品中测得的上述8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257~0.279、0.629~0.650、0.402~0.476、0.454~0.539、1.118~1.278、0.653~0.740、0.659~0.706、1.138~1.167 mg·g-1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稳定性良好。量值传递分析更为含量方法的建立及限度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可为山菊降压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提供依据。
  • 孙立秋, 王丹, 赵英楠, 时志春, 李军, 王金兰, 赵明, 张树军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06-81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艾叶中7个黄酮类成分(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芹菜素、高车前素、山柰酚、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蔓荆子黄素)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QAMS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洗脱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 ℃。以异泽兰黄素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6个黄酮类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7个待测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与外标法进行比较,以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异泽兰黄素与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芹菜素、高车前素、山柰酚、棕矢车菊素、蔓荆子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值分别为0.958、1.387、1.000、0.950、0.957、1.297(相对校正因子的RSD<2.0%),并与常规外标一点法比较,20批艾叶中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芹菜素、高车前素、山柰酚、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031 4~0.623 5、0.000 9~0.092 6、0.020 6~0.170 7、0.011 0~0.184 7、0.011 7~0.864 0、0.253 2~2.555 0、0.015 6~0.250 7 mg·g-1结论:以异泽兰黄素为内参物,建立艾叶中7个黄酮类成分的QAMS法准确、可行,可用于艾叶的定量分析及质量控制。
  • 郝俊生, 包红英, 斯日古冷, 孟和, 任娅婷, 红艳, 辛颖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16-826.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蒙药材砂引草Tournefortia sibirica Linnaeus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6个成分(咖啡酸、异槲皮苷、槲皮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砂引草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0.2%磷酸溶液(A)- 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60 min,9%B→38%B),检测波长330 nm。对不同产地砂引草进行分析,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建立砂引草指纹图谱,同时测定6个成分含量。结果: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不同产地砂引草中11个共有峰,指认了咖啡酸、异槲皮苷、槲皮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 6个成分,17批砂引草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在0.931~0.996。经方法学考察,咖啡酸、异槲皮苷、槲皮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6个成分精密度试验RSD依次为1.9%、1.0%、1.4%、0.19%、1.1%和0.32%;重复性试验RSD依次为3.5%、2.3%、3.3%、0.14%、1.1%和0.19%;稳定性试验RSD依次为0.80%、1.1%、1.7%、0.52%、0.54%和0.78%。咖啡酸、异槲皮苷、槲皮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在0.003 3~0.029 5、0.011 9~0.107 3、0.014 8~0.132 8、0.092 8~0.835 2、0.068 9~0.105 8、0.068 8~0.619 9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均为r=1.000);平均回收率在93.9%~102.3%,按干燥品计含量在0.004%~0.013%、0.030%~0.259%、0.032%~0.256%、0.256%~1.246%、0.018%~0.072%和0.062%~0.499%。结论:建立的砂引草HPLC指纹图谱及6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砂引草质量控制及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 蒋芦荻, 王晓燕, 刘亚楠, 王海波, 杨琰, 李海燕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27-834.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更年宁中哈巴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党参炔苷、蟛蜞菊内酯、哈巴俄苷、王不留行黄酮苷、6-姜辣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共11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1.9 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电离模式为ESI-(哈巴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党参炔苷、蟛蜞菊内酯、哈巴俄苷)和ESI+(王不留行黄酮苷、6-姜辣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 Ⅱ、白术内酯 Ⅰ ),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1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85~29.71、1.620~32.40、7.801~156.0、0.518~10.35、0.167~3.333、0.359~7.179、1.455~29.10、1.520~30.40、0.160~3.205、0.143~2.864、0.157~3.136 μg·mL-1,r均≥0.998 0;平均回收率(n=6)在95.9%~102.6%,RSD在0.90%~3.0%。5个企业生产的10批更年宁样品中上述11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4.8~104.5、37.6~288.5、335.8~1 332.8、6.2~10.1、6.6~61.8、13.7~75.1、57.4~132.8、16.9~70.6、11.8~33.9、3.4~15.4、6.5~12.9 μg·g-1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更年宁的质量控制。
  • 郭晓晴, 谢和兵, 杨林, 尼玛次仁, 白玛旦增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35-84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紫外双波长法测定西藏马铃薯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方法:按照双波长测定的等吸收点作图法确定西藏马铃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测定波长分别为623、557 nm,参比波长分别为498、729 nm,对收集的11批次淀粉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及分析。结果: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质量浓度分别在0~66、0~9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0.999 8),6份样品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8%(RSD=1.8%)、98.5%(RSD=2.2%),精密度(RSD=0.071%、RSD=0.31%)、重复性(RSD=0.26%、RSD=2.4%)、稳定性(RSD=0.14%、RSD=1.4%)均符合规定。西藏马铃薯淀粉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36.74%、45.87%,与市售马铃薯淀粉相比,西藏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性增高(P<0.001),支链淀粉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用于西藏马铃薯淀粉的质量评价,西藏马铃薯淀粉与市售的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法为西藏马铃薯淀粉的质量标准建立以及高值产品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 代谢分析
  • 张锦钰, 李艳翠, 孙长海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41-85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刺五加提取液中7-羟基香豆素、秦皮素、异嗪皮啶、东莨菪内酯4个成分的含量,评价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和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aQ 色谱柱(100 mm×2.1 mm, 1.9 μm),以0.1%甲酸-水(A)和0.1%甲酸-乙腈(B)(82∶18)为流动相,流速0.30 mL·min-1,柱温40 ℃;质谱正离子模式扫描,进样量5 μL;选取健康SD大鼠,单次灌胃10 mL·kg-1(相当于原药1 g·kg-1剂量)的刺五加提取液,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间隔的待测物质血浆浓度,利用DAS软件,经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7-羟基香豆素(r=0.999 4)、秦皮素(r=0.998 9)、异嗪皮啶(r=0.999 3)、东莨菪内酯(r=0.998 4)质量浓度在0.05~55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均<15%,回收率均在85%~115%。绝对生物利用度均在59%~78%,相对生物利用度均在80%~87%。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满足相关要求。结论:大鼠单次灌胃刺五加提取液后,4个待测物质均被大鼠吸收和消除,方法验证结果符合生物样本分析方法指导原则,可用于评价刺五加提取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和生物利用度。
  • 安全监测
  • 吴红洋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51-858.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药用复合膜中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等16种光引发剂的残留量。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后,采用TR-5MS气相色谱柱,程序升温;质谱检测器:电子轰击源,正离子模式,选择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16种光引发剂在0.05~2.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7,检测限均为0.03 μg·mL-1,平均回收率(n=6)在81.3%~94.0%,RSD为2.1%~6.2%。10批次药用复合膜中光引发剂4-ITX检出率为30%,最高含量为0.02 μg·cm-2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药用复合膜中多种光引发剂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 林铁豪, 张帆, 朱欢敏, 洪建文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59-86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市售常用中药饮片当归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1108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需氧菌总数(TAMC)、霉菌酵母菌数(TYMC)、耐热菌总数、控制菌及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品中的优势污染菌属,确定样品中潜在的不可接受微生物。结果:市售当归饮片中污染微生物存在高度不确定性;TAMC为102~106 CFU·g-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的污染不均匀,其中具有潜在致病风险的微生物有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等;TYMC为101~103 CFU·g-1结论:当归微生物污染严重且不均匀,需要积累更多的数据以完善其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高通量测序能更准确地评估中药饮片样本中污染微生物的风险。
  • 质量分析
  • 石岩, 李宁, 魏锋,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66-873.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以黄酮类成分为特征的栽培黄芪、半野生黄芪和野生黄芪的三分类模型,并且对自动机器学习技术和数据增强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评价。方法:首先,对黄芪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建立决策树和逻辑回归模型,根据模型分析黄酮类成分的重要性程度;然后,使用TVAE表格数据生成算法,根据真实数据生成600批虚拟数据,使用自动学习框架AutoGluon,num_bag_folds设为5,分别对64批真实数据和600批虚拟数据进行学习,得到2组共30个模型,依据准确率进行评估。结果:对机器学习模型的分析可知,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刺芒柄花苷这3种黄酮类成分对于黄芪质量,尤其是来源等级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组共30个模型预测准确率表明,基于NeuralNet的模型和基于树模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对于黄酮成分数据表征的黄芪而言分类效果最好;数据增强技术生成的虚拟数据与真实数据在所训练得到的模型准确率趋势方面基本一致。结论:机器学习相关技术在以黄酮为特征的黄芪分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鲁梦琪, 张雪晶, 徐梦丹, 刘小康, 贡济宇, 张天柱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74-881.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加工方法中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干燥方式等关键操作单元对北苍术趁鲜切制饮片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北苍术中5个有效成分(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苍术素、β-桉叶醇及苍术酮)的含量。方法:采用Supersil ODS2(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0.1%磷酸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270、203 nm;柱温30 ℃。结合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北苍术最佳趁鲜切制的加工方法。结果: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良好,北苍术中5个成分(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苍术素、β-桉叶醇及苍术酮)含量范围分别为0.052~0.243、0.195~1.015、2.022~4.418、0.119~5.049、0.209~8.638 mg·g-1;北苍术趁鲜切制最佳切制含水率区间为(40%±3%)~(50%±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7种(S1~S7)趁鲜切制加工中白术内酯Ⅲ、苍术素、β-桉叶醇、苍术酮含量显著高于传统生晒组(S8);熵权-TOPSIS分析结果显示,60 ℃微波干燥、40 ℃微波干燥和50 ℃鼓风干燥饮片的质量较好;聚类分析最终得到3类群体,占比分别为12.5%、50%、37.5%。结论: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方式及干燥温度会对北苍术饮片质量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对后续北苍术趁鲜切制饮片工艺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性。
  • 高美美, 黄建猷, 翟雅南, 蒋凌风, 陆国寿, 胡筱希, 閤雪晴, 李冬梅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82-89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及化学模式识别法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杉木叶质量,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杉木叶中穗花杉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扁柏双黄酮、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的含量;建立10批不同产地杉木叶指纹图谱;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统计学分析、模式识别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杉木叶整体质量。结果:10批杉木叶共确定14个共有峰,相似度范围为0.955~1.00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样品中穗花杉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扁柏双黄酮、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6个双黄酮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2~5.24、0.10~0.24、1.55~3.67、0.21~0.89、0.10~0.24、0.51~2.39 mg·g-1;通过PCA,进一步评价不同产地间杉木叶质量差异,将10批药材分为三大类,得到4个影响杉木叶分类的主要因子,最后采用OPLS-DA筛选出色谱峰6、12、7(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13(金松双黄酮)、5(穗花杉双黄酮)、9(扁柏双黄酮)、2等7个差异标志物,可用于区分不同批次杉木叶。结论:建立的杉木叶质量评价方法稳定,结果可信,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用于杉木叶药材的质量品质评价。
  • 赵永琪, 张宏伟, 张振凌, 李雅静, 王一鸣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893-902.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和网络药理学对百合质量标志物进行分析,为确定百合饮片的质量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5批百合饮片的指纹图谱,对共有峰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筛选出差异成分;对差异成分进行多成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产地的区别,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百合差异成分发挥抗抑郁药效的主要途径,并将差异成分进行体外细胞抗抑郁实验,最后基于质量标志物筛选原则分析百合饮片的Q-Marker。结果:15批百合饮片确定了1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31,指认了其中7个共有峰,利用化学计量学筛选出4个差异成分;测定15批百合饮片中王百合苷A、王百合苷B、王百合苷C 3个成分的含量;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差异成分可能通过TNF、GAPDH、MAPK3等靶点调节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神经元突触结构,促进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增加等途径来发挥抗抑郁作用;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百合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王百合苷A、王百合苷B、王百合苷C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结论:通过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建议将王百合苷A、王百合苷B、王百合苷C作为百合饮片的质量标志物,可为百合质量控制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 张立军, 李鹏, 李隆海, 张新玥, 马冬妮, 张转平, 胡芳弟, 王磊, 柯红梅, 李鹏, 刘丽, 吴春燕, 李小安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903-911.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能有效区分葛花(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粉葛花(Pueraria thomsonii Benth.)及其混淆品种的特征图谱和多指标成分测定分析方法,用于葛花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商品规格葛花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建立特征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不同商品规格葛花特征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确认差异性标志物;通过与对照品比对,对差异性标志物进行指认,进行定量分析,并分析测定结果。结果:建立了葛花、粉葛花、葛麻姆花及紫藤花的特征图谱,分别匹配了18、27、18及8个共有峰,指认出葛根素(Pu)、大豆苷(Da)、大豆苷元(Dae)、染料木苷(Ge)、染料木素(Gee)、葛花苷(Ka)、glycitin(Gl)、tectoridin(Td)、tectorigenin(Tg)及tectorigenin-7-O-xylosylglucoside(Tx)10个色谱峰,并同时建立了上述10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PCA和PLS-DA结果可将4种不同商品规格葛花样品明显区分,以Gl、Tx、Ge、Td、Ka及未知化合物(6号峰)为差异性标志物。葛花、粉葛花所含成分明显区别其混淆品,葛花中Ka含量为粉葛花的10倍,Ge含量为粉葛花的50%,未检测到Da、Gl。结论:所建立的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及多指标成分测定分析方法简便、可行,可客观、有效地用于葛花药材质量控制,作为修改葛花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 孙巍, 佟乐, 杨亚莉, 王一平, 杨振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912-915.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RNA疫苗已经开发近30年,但由于生产环节、稳定性和反应原性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导致 mRNA 疫苗发展较为缓慢。如今,基于预防COVID-19的mRNA疫苗的应用,充分验证了预防传染病mRNA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通过梳理WHO及药品监管和标准化机构关于预防传染病mRNA疫苗成品质控的指导文件,总结归纳预防传染病mRNA疫苗成品关键质量控制属性及相关要求,旨在为中国预防传染病mRNA疫苗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准研讨
  • 李娜, 杜颖, 耿颖, 靳朝晖, 曲晓蒙, 聂晓齐, 谭德讲
    药物分析杂志. 2024, 44(5): 916-920. https://doi.org/10.16155/j.0254-1793.2024.05.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方法性能持续确认是确保方法在完成验证后持续满足其预期用途的过程。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方法性能持续确认的指标(包括系统适用性指标和报告值等)和实施分析工具(控制图),并以示例演示方法性能持续确认的具体操作步骤。希望本文可以为药品领域,特别是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方法确认的科学化、规范化方面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