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评价麋鹿角样品中脂肪酸类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脂肪酸类成分,经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Q TOF/MS)对不同年龄及不同部位的麋鹿角样品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起始温度50 ℃,以10 ℃·min-1速率升至140 ℃,保持4 min;再以2 ℃·min-1速率升至180 ℃;以1 ℃·min-1速率升至225 ℃,保持3 min;以10 ℃·min-1速率升至280 ℃,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230 ℃;载气为氦气,流速1.0 mL·min-1;分流比为20:1。结果:麋鹿角中含有多种脂肪酸类成分,所测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反油酸(16.609%),相对含量最低的是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0.001%)。不同部位麋鹿角脂肪酸种类差异不显著;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基部含量较高,中部和尖部含量明显下降。不同部位麋鹿角样品各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差异不显著。结论:以GC-Q TOF/MS联用技术分析了麋鹿角样品中脂肪酸类成分,为后续麋鹿角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翟燕娟1, 朱振华2, 钱大玮2, 彭蕴茹3, 丁玉华4, 任义军4, 刘睿2, 李锋涛2, 欧阳臻1, 段金廒2
. 麋鹿角中脂肪酸的分析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6
, 36(5)
: 790
-797
.
DOI: 10.16155/j.0254-1793.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