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

基于中国药典与国际标准对西红花生产流通中质量评价方法的改良

展开
  •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2.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 325035;
    3. 湖州市中心医院, 湖州 313003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5-31

Improvement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Croci Stigma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and distributing based on Chinese pharmacopoeia and ISO

Expand
  • 1.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2.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3.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Huzhou 313003, China

Online published: 2024-05-31

摘要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的HPLC法和国际标准的色价法检测西红花中西红花苷的差异,建立更能普遍适用于生产流通中检测总西红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ESI-MSn对西红花440 nm波长下的色谱峰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以含量最高的西红花苷-Ⅰ为对照,建立UV法测定总西红花苷的含量;采用该方法对62批西红花样品进行分析。结果:440 nm波长下主要有4个色谱峰,均为西红花苷类成分,其他类成分在此波长无干扰,并且西红花苷-Ⅰ和Ⅱ相对含量最高。62批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按中国药典测定的西红花苷-Ⅰ、Ⅱ总含量及参考国际标准测定的色价均有显著线性相关性。中国药典规定西红花苷-Ⅰ和Ⅱ总含量应在10%以上,相应西红花苷色价均在150以上。结论:对总西红花苷定量时,可以西红花苷-Ⅰ为对照,用UV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将UV法测定的色价大于150作为快速判定药材合格的标准,对色价小于100的样品可判为不合格品,色价为100~150间的样品需分别用国际标准与中国药典标准进行测定,以判别是否符合西红花药用标准或食品标准。该方法在中国药典与国际标准间架起了一个桥梁,为普遍用于西红花生产流通中的质量监控提供了参考。

本文引用格式

周桂芬1, 留永咏2, 钱晓东3, 姚冲3, 吕圭源1, 陈素红2 . 基于中国药典与国际标准对西红花生产流通中质量评价方法的改良[J]. 药物分析杂志, 2016 , 36(5) : 835 -841 . DOI: 10.16155/j.0254-1793.2016.05.14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