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对碱性彗星电泳和骨髓微核的影响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5-31
Effects of repeated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n alkaline comet assay and micronucleus test in SD rats
Online published: 2024-05-31
目的:开展SD大鼠3天重复经口灌胃给药毒性实验,联合肝、肾和外周血碱性彗星电泳试验和骨髓微核试验,并对遗传毒性试验常用的溶媒及阳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和比较。通过对比相同实验条件下开展的以染色体损伤和DNA断裂为检测终点的组合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给药和取材时间点以及阳性剂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离子水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玉米油组、环磷酰胺(CPA)10mg·kg-1组、环磷酰胺(CPA)40 mg·kg-1组、N-乙基-N-亚硝基脲(ENU)40 mg·kg-1组和甲磺酸乙酯(EMS)200mg·kg-1组,每组5只。连续3d灌胃给药,实验期间记录动物临床症状和体重变化。末次给药后3 h处死大鼠。称量肝、肾脏器重量,并收集肝、肾及外周血制备单细胞悬液开展多脏器碱性彗星试验。样本制片后分别经裂解、解旋、电泳、染色等步骤,使用Komet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取材同时收集骨髓细胞制作涂片,计数2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含微核细胞发生率。结果:1)CPA、ENU和EMS均未对动物整体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2)只有EMS组的肝细胞、肾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刺猬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CPA及ENU对刺猬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影响。ENU组在3种组织的彗尾DNA含量百分率及Olive尾矩与溶媒对照组比较为弱致DNA断裂作用;而EMS则在3种组织中均显示了强致DNA断裂作用。3)CPA作为经典的骨髓微核试验阳性剂,其微核结果显示了一定的剂量相关性;ENU的致微核作用相对较弱。结论:将多脏器彗星试验与微核试验与3天重复给药毒性实验整合是可行的;实验流程的标准化、阳性剂的选择及实验设计等需根据具体情况来设计。
文海若, 毛志慧, 陈高峰, 宋捷, 李琛, 杨莹, 王伟凡, 王雪, 黄芝瑛 . 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对碱性彗星电泳和骨髓微核的影响[J]. 药物分析杂志, 2017 , 37(6) : 1063 -1070 . DOI: 10.16155/j.0254-1793.2017.06.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