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各民族在几千年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合而不同”的发展现状。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但其聚居地占全国总面积的60%。我国民族药材多达8 000余种,占我国药材资源总数的70%以上,分属于40多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体系,具有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民族药成药品种已有600多种,其中有47种在2000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于 2012年6月在中检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设立民族药室,从国家层面开展民族药质量检验与研究工作,探索适合民族药质量控制发展的新模式,提升民族药质量检验工作水平,体现了对民族药质量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民族药检验工作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3—2014年,中检院策划组织了民族药调研项目,并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药品注册管理司的专项资金支持。自2015年起,中检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13个民族省(区)药检院(所)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在国家局的支持下,现已开展3期项目研究,已完成25种特色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草案,研究成果形成了100余万字的结题报告汇编。自2021年6月起,本项目增加了5个实力较强的省级药检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并开展32个民族药品种的研究工作。
为了加强民族药的研究,本刊特设“民族药研究专栏”,包括1篇综述和7篇论著,《基于1994—2021年专利分析民族药的发展及思考》从专利角度对1994—2021年我国民族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民族药专利申请经历了1994—2003年的萌芽阶段,2003—2018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的稳步发展阶段,反映了在国家对民族药的重视和支持下,民族药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固相萃取结合薄层色谱法鉴别滋肾育胎丸中的何首乌、续断、巴戟天和白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的包括15味药材的复方滋肾育胎丸进行标准提升研究,为后续开展民族药复方研究奠定基础;《基质辅助激光解吸质谱成像可视化分析巴戟天炮制品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采用MALDI-MSI 技术获得南药巴戟天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UPLC技术测定含量,为进一步完善巴戟天的质量提供支撑,也为民族药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广西民族药材小叶金花草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完善了广西民族药材小叶金花草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藏成药石榴健胃散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优化》《基于特异性引物的藏成药石榴健胃散HRM鉴别方法研究》《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紫草药材的基因组DNA提取条件》和《基于DNA条形码和HRM技术建立紫草药材的RFLP-HRM鉴别方法》采用DNA鉴定技术对紫草和石榴健胃散的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优化,为民族药的正本清源提供数据支撑。
希望通过本研究专栏,为读者提供民族药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拓展民族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促进民族药创新发展,探索合适的民族药研究新模式,共同推动民族药领域基础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