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乌头挥发油的GC-MS分析

艾克拜尔江·阿巴斯1, 李冠1, 王强2, 安里菲热·安尼瓦尔1

药物分析杂志 ›› 2010, Vol. 30 ›› Issue (9) : 1756-1759.

药物分析杂志 ›› 2010, Vol. 30 ›› Issue (9) : 1756-1759.
药物分析杂志正刊

白喉乌头挥发油的GC-MS分析

  • 艾克拜尔江·阿巴斯1, 李冠1, 王强2, 安里菲热·安尼瓦尔1
作者信息 +

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 oil from 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

  • Akperjan Abbas1, LI Guan1, WANG Qiang2, Alfira Anwar1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 分析鉴定白喉乌头挥发油的组成组分,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方法: 取白喉乌头干粉250 g,加蒸馏水1 L,用电热套加热回流制备其挥发油,然后对挥发油直接进行GC-MS分析。色谱条件:RTX-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0 μm);升温程序:60 ℃保持1 min,以10 ℃·min-1升至300 ℃,保持5 min;载气(99.999% He),流速1.0 mL·min-1,压力3.4 kPa,进样量1 μL;分流比30∶ 1。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00 ℃,质量扫描范围m/z 30~500。采用Nist 147谱库及Wiley 7谱库进行检索。 结果: 分离出105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72个化合物,已鉴定出的化合物占总挥发油质量的86.81%。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顺,顺-亚油酸(占29.48%)和n-棕榈酸(占21.08%);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芳姜黄酮(4.78%)、十五烷酸(3.3%)、1,4-顺-1,7-反-菖蒲烯酮(2.85%)、2-羟基环十五烷酮(2.83%)、亚油酸甲酯(2.5%)、亚油酸乙酯(1.55%)和棕榈酸甲酯(1.41%)。 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白喉乌头挥发油中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比较高,二者含量超过50%,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关键词

白喉乌头;GC-MS;挥发油

Key words

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GC-MS;volatile oil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艾克拜尔江·阿巴斯1, 李冠1, 王强2, 安里菲热·安尼瓦尔1. 白喉乌头挥发油的GC-MS分析[J]. 药物分析杂志, 2010, 30(9): 1756-1759
Akperjan Abbas1, LI Guan1, WANG Qiang2, Alfira Anwar1. 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 oil from 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J].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10, 30(9): 1756-1759

12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