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芳, 施亚宁, 李玉琴, 张喆, 尚尔鑫, 宿树兰, 郭盛, 段金廒
目的: 探讨不同生长年限鲜参与生晒参中多类型成分的差异,为人参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法)对人参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分析条件:采用DimaonsilODS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0 ℃,气体流量2.8 L·min-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中可溶性多糖含量,以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为对照品测定中性多糖与酸性多糖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490、512 nm。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法(UPLC-T Q MS法)对人参中氨基酸类与核苷类化学成分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分析条件:采用ACQUITY UPLC BEH Amide(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含有5 mmol·L-1甲酸铵、5 mmol·L-1乙酸铵和0.2%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含有1 mmol·L-1甲酸铵、1 mmol·L-1乙酸铵和0.2%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0.40 mL·min-1,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 μL;电喷雾(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采集。结果: 在相同生长年限下,生晒参中8个皂苷类成分(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d)与7个核苷类成分(胸腺嘧啶、胸苷、尿苷、腺苷、胞苷、鸟苷、腺嘌呤)平均总量分别为7.10~12.75、0.194 9~0.878 4 mg·g-1,均高于鲜参;鲜参中可溶性多糖(中性多糖与酸性多糖)与15个氨基酸类成分(L-亮氨酸、L-苯丙氨酸、L-色氨酸、γ-氨基丁酸、L-异亮氨酸、L-缬氨酸、L-脯氨酸、L-酪氨酸、β-丙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酰胺、L-天冬酰胺、L-天冬氨酸、L-精氨酸、L-赖氨酸)平均总量分别为11.03%~18.29%、7.51~13.58 mg·g-1,均高于生晒参。比较3~6年生鲜参与生晒参,发现在6年生人参中可溶性多糖、8个人参皂苷类成分、15个氨基酸类成分与7个核苷类成分的平均总量最高,分别为18.29%、12.75 mg·g-1、13.58 mg·g-1、0.878 4 mg·g-1。结论: 不同生长年限鲜参与生晒参多类型成分含量具有差异性,且随生长年限的延长,其可溶性多糖、8个人参皂苷类成分、15个氨基酸类成分与7个核苷类成分总量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为鲜参与生晒参药效差异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